次荆公韵四绝其四

· 苏轼
斫竹穿花破绿苔,小诗端为觅桤栽。 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南京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uó)竹:砍伐竹子。“斫”意思是用刀斧等砍。
  • (qī)栽:桤树的幼苗。桤树是一种落叶乔木 。
  • 造物:指大自然。

翻译

砍开竹子,穿过花丛,踏破那绿色的苔藓,写这首小诗只为寻觅桤树幼苗来栽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最初好似空无一物,然而春天一到江南大地,鲜花自然而然地就盛开了 。

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清新自然的笔触展开。开篇“斫竹穿花破绿苔”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诗人穿过重重障碍去寻觅桤栽,展现出他对自然事物细致的探索。“小诗端为觅桤栽”直白地说明了写诗的缘由,充满情趣。后两句“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格调一转,升华到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大自然看似空无一物,却蕴含着无穷生机,春天一来,江南鲜花绽放,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无需刻意为之。这体现了苏轼豁达超脱的心境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在不动声色间传达出一种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整首诗既有生活细节的生动描写,又有深邃哲理的精彩表达,意境悠远,耐人寻味 。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