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令陈德任新作占山亭二绝

· 苏轼
我是胶西旧使君,此山仍合与君分。 故应窃比山中相,时作新诗寄白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胶西:指密州,在今山东诸城。
  • 使君: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苏轼自己,他曾在密州任太守。
  • :应该。
  • 窃比:私下里自比。
  • 山中相:指东晋时期的陶弘景。他曾隐居山中,梁武帝每有国家大事,都前往咨询,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

翻译

我是密州原来的太守,这座山应该依然可以与你共享。所以我私下里自比为山中的宰相,时常创作新的诗篇寄给白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豁达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苏轼以幽默的口吻说自己曾是密州的“使君”,并认为这座山应该与陈德任共同分享,体现了他的大度和慷慨。接着,他自比“山中相”,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歌和白云之中,流露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自然,表现了苏轼独特的人生态度和文学风格。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