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直去岁送子由北归,往返百舍,今又相逢赣上,戏用旧韵,作诗留别

· 苏轼
米尽无人典破裘,送行万里一邹游。 解舟又欲携君去,归舍聊须与妇谋。 闻道年来丹伏火,不愁老去雪蒙头。 剩买山田添鹤口,庙堂新拜富民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舍:一舍三十里,百舍即极言路程之远。
  • :典当,抵押。 (qiú):皮衣。
  • 解舟:开船,驾舟。
  • 聊须:姑且需要。
  • 丹伏火:炼丹时控制火候。古代一些人追求炼丹以求长生等。
  • 雪蒙头:指头发变白。
  • :多。
  • 鹤口:这里借指生活所需。
  • 庙堂:朝廷。
  • 富民侯:此指代执政者关注民生、重视富足百姓的政策或情况 。后来“富民侯”常用来指主管经济、关注民生的官员。

翻译

粮食吃完了都没有人肯典当破旧的皮衣,你不畏万里艰难送子由北归。如今我开船又想带你一同离去,回到家中还是要和妻子商量商量。听说你这些年专注于炼丹控制火候,不愁年老头发变白。多买些山田来维持生计,朝廷新任命官员重视百姓民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与王子直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米尽无人典破裘,送行万里一邹游” 描绘出王子直不顾自身困苦,长途跋涉送苏辙北归的艰难与重情。接着“解舟又欲携君去,归舍聊须与妇谋” 以一种诙谐又真挚的方式,体现出苏轼想和王子直同行却又心有顾虑的矛盾心态,展现出朋友间的亲密无间。“闻道年来丹伏火,不愁老去雪蒙头” 借王子直炼丹之事,表达对其豁达心态的赞赏。最后 “剩买山田添鹤口,庙堂新拜富民侯” 体现出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许,既含有希望安稳生活的愿望,又借 “富民侯” 透露出对朝廷关乎民生的一种期待 。诗歌语言质朴又蕴含深情,既有对友人深情厚谊的陈述,又有对生活和仕途的复杂感慨,体现了苏轼诗词中一贯的豁达胸怀与丰富情感。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