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
不用长愁挂月村,槟榔生子竹生孙。
新巢语燕还窥砚,旧雨来人不到门。
春水芦根看鹤立,夕阳枫叶见鸦翻。
此生念念随泡影,莫认家山作本元。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庚辰岁:指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 年),这一年是庚辰年。
- 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
- 长愁:长期的忧愁。
- 挂月村:可能指某个偏远的乡村,这里用以象征忧愁的所在之处。
- 槟榔:一种常绿乔木,果实可食。
- 生子:结果实。
- 竹生孙:竹笋生长,这里以槟榔结果、竹子生笋来表示自然的生生不息。
- 旧雨:老朋友。(“雨”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只作习惯性表达)
翻译
不必总是为那遥远的忧愁之地而烦恼,这里槟榔树结出果实,竹子也不断生长出新笋。新筑巢的燕子归来看向砚台,老朋友却没有来访。春天的水边,从芦根间可看到仙鹤站立;夕阳下的枫叶林里,能看见乌鸦翻飞。这一生的念头都如同泡影般虚幻,不要把故乡的山水当作根本和依托。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庚辰岁人日所作,当时听闻黄河已复北流,他过去多次讨论此事,如今此言应验。诗中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和感悟。 首联通过描述自然景象,槟榔结果、竹子生笋,展现出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循环,同时也暗示着不必过于忧愁。颔联中,新巢语燕的归来与旧雨之人的未到形成对比,可能暗示着世事的变迁和人情的冷暖。颈联描绘了春水芦根边的鹤立和夕阳枫叶下的鸦翻,画面感强,富有意境。尾联则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看法,认为人生的念头如同泡影般虚幻,不应过于执着于故乡的山水,体现了他对人生的超脱和释然。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人日遗章行严 》 —— [ 清 ] 郑孝胥
- 《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永和三章 》 —— [ 唐 ] 张说
- 《 程明道挽词三首 》 —— [ 宋 ] 范纯仁
- 《 祝道人日供梅兰偶成小诗二首 》 —— [ 宋 ] 刘子翚
- 《 文选楼答石巢先生人日见寄 》 —— [ 明 ] 邝露
- 《 正月七日登高作诗 》 —— [ 晋 ] 张望
- 《 人日张道修司理过集徐园得开字 》 —— [ 明 ] 陈履
- 《 雨霖铃 · 甲午人日载雪西崦 》 —— [ 清 ] 郑文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