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庐山

南康南麓江州北,五百僧房缀蜜脾。 尽是庐山佳绝处,不知何处合题诗。
拼音 朗读

所属合集

#庐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康:古地名,在今江西南部一带 。(lù):山脚下。
  • 江州:古地名,在今江西九江一带。
  • (zhuì):连接、装饰。
  • 蜜脾:蜜蜂营造的连片的蜂房,因形似脾状,故称。诗中形容僧房密集如同蜂房。
  • :应当,应该 。

翻译

南康的南面山脚下江州的北面,密密麻麻的五百间僧房好似蜂窝相连。这里处处都是庐山最美妙的地方,真让人不知道该选哪里才最适合题诗留念。

赏析

这首诗开篇点明庐山所在地理位置,“南康南麓江州北”,简洁明了地指出庐山所处方位。“五百僧房缀蜜脾”,一个“缀”字,将僧房紧密排列的状态生动展现,比作“蜜脾”形象贴切,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僧房的密集与错落有致 。“尽是庐山佳绝处”直接表述庐山到处都是美妙绝伦的景致。而最后“不知何处合题诗”,则笔锋一转,通过表达不知何处最值得题诗来侧面呼应前文庐山美景众多,诗人面对如此胜景竟不知该选哪一处来吟诗描绘,更体现出了庐山美景令人目不暇接、难以抉择的美妙之感,展现了诗人对庐山景色由衷的赞美之情。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