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康:古地名,在今江西南部一带 。麓(lù):山脚下。
- 江州:古地名,在今江西九江一带。
- 缀(zhuì):连接、装饰。
- 蜜脾:蜜蜂营造的连片的蜂房,因形似脾状,故称。诗中形容僧房密集如同蜂房。
- 合:应当,应该 。
翻译
南康的南面山脚下江州的北面,密密麻麻的五百间僧房好似蜂窝相连。这里处处都是庐山最美妙的地方,真让人不知道该选哪里才最适合题诗留念。
赏析
这首诗开篇点明庐山所在地理位置,“南康南麓江州北”,简洁明了地指出庐山所处方位。“五百僧房缀蜜脾”,一个“缀”字,将僧房紧密排列的状态生动展现,比作“蜜脾”形象贴切,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僧房的密集与错落有致 。“尽是庐山佳绝处”直接表述庐山到处都是美妙绝伦的景致。而最后“不知何处合题诗”,则笔锋一转,通过表达不知何处最值得题诗来侧面呼应前文庐山美景众多,诗人面对如此胜景竟不知该选哪一处来吟诗描绘,更体现出了庐山美景令人目不暇接、难以抉择的美妙之感,展现了诗人对庐山景色由衷的赞美之情。

晁补之
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819篇诗文
晁补之的其他作品
- 《 白纻辞上苏翰林二首 》 —— [ 宋 ] 晁补之
- 《 蔡州叔父金部挽歌辞五首 》 —— [ 宋 ] 晁补之
- 《 赴广陵道中三首 其二 》 —— [ 宋 ] 晁补之
- 《 玉蝴蝶 》 —— [ 宋 ] 晁补之
- 《 凤凰台上忆吹箫 · 其二 》 —— [ 宋 ] 晁补之
- 《 和王拱辰观梨花二首 其一 》 —— [ 宋 ] 晁补之
- 《 读蔺相如传赠李甥师蔺 》 —— [ 宋 ] 晁补之
- 《 渑池道中寄福昌令张景良通直 》 —— [ 宋 ] 晁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