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

· 韩愈
昔我在南时,数君常在念。 摇摇不可止,讽咏日喁噞。 如以膏濯衣,每渍垢逾染。 又如心中疾,针石非所砭。 常思得游处,至死无倦厌。 地遐物奇怪,水镜涵石剑。 荒花穷漫乱,幽兽工腾闪。 碍目不忍窥,忽忽坐昏垫。 逢神多所祝,岂忘灵即验。 依依梦归路,历历想行店。 今者诚自幸,所怀无一欠。 孟生去虽索,侯氏来还歉。 欹眠听新诗,屋角月艳艳。 杂作承间骋,交惊舌互舚。 缤纷指瑕疵,拒捍阻城堑。 以余经摧挫,固请发铅椠。 居然妄推让,见谓爇天焰。 比疏语徒妍,悚息不敢占。 呼奴具盘餐,饤饾鱼菜赡。 人生但如此,朱紫安足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喁噞(yóng yǎn):鱼在水面张口吸气貌,这里形容诵读的样子。
  • 砭(biān):用石针刺穴治病,引申为刺或规劝。
  • 遐(xiá):远。
  • 昏垫(diàn):陷溺,指因水灾而困厄。
  • 舚(tiàn):吐舌貌。
  • 饤饾(dìng dòu):将食品堆叠在盘中,这里指菜肴丰富。

翻译

以前我在南方的时候,几位君子常常被我挂念在心中。 思念之情摇荡不止,每天诵读诗篇如鱼在水面吸气般不停。 这种思念就像用油脂去洗衣服,每洗一次污垢反而更加沾染。 又如同心中的疾病,针石都无法医治。 常常想着能和你们一同游玩的地方,到死也不会感到疲倦厌烦。 那地方遥远,物产奇特,水面如镜,涵容着石剑般的倒影。 荒芜的花朵肆意烂漫地生长,幽静的野兽巧妙敏捷地腾跃闪现。 景物太过耀眼,让人不忍心直视,忽然间就像陷入困境中一般。 遇到神灵时多次祈祷,怎能忘记神灵很快就显灵了。 在梦中依依不舍地踏上归程,清晰地想起走过的旅店。 如今我确实感到幸运,心中所怀念的没有一点欠缺。 孟生离开虽然让人感到寂寞,侯氏到来还带着些许歉意。 斜靠着听新诗,屋角的月光艳丽动人。 大家纷纷创作并互相展示,言辞激烈,舌头如吐舌般快速翻动。 众人纷纷指出作品中的瑕疵,抗拒和阻拦如筑起的城墙和壕沟一般。 因为我曾经遭受挫折,所以坚决请求发表自己的作品。 没想到却被胡乱地推让,被认为是像点燃了天空的火焰一般夸张。 相比之下,那些空洞的言辞虽然华丽,但我恐惧得不敢占有。 呼唤奴仆准备丰盛的盘餐,菜肴丰富,鱼和菜都很充足。 人生只要这样,高官厚禄又哪里值得去追求呢。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相聚时的情景和感受。诗的开头回忆了在南方时对友人的思念之深,那种思念如无法去除的污垢,如无法治愈的疾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接下来描述了那遥远地方的奇特景物,以及对归程的梦境想象,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向往的氛围。

当友人们相聚时,诗中描绘了大家创作交流的热烈场景,既有对作品的认真探讨和批评,也有诗人自己面对推让时的谦逊和不安。最后,诗人通过准备丰盛的菜肴和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简单而充实的生活的满足,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追求功名利禄,而在于友情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细腻地展现出来。

韩愈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