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 其二
江海诸州县,新秋卷飓风。
楼台漂燕厦,城市化龙宫。
舶宝千艘覆,亭盐万灶空。
直令无片瓦,更许有孤篷。
彻底沙洲扫,连根树木童。
骨骸谁与殡,腐烂出尸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亘(gèn)古:自古以来,整个古代。
- 飓风:一种强大而深厚的气旋性风暴,发生在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地区。
- 燕厦:像燕子窝一样的房屋。
- 龙宫:神话中龙王居住的宫殿,这里形容城市像被水淹了一样。
- 舶宝:装载着宝物的船只。
- 亭盐:制盐的场所。
- 童:秃,没有草木。
翻译
在江海周边的各个州县,刚入秋就刮起了强大的飓风。 楼台好似漂起来的燕巢,城市仿佛化成了龙宫。 上千艘装载宝物的船只倾覆,众多制盐的灶都空了。 简直让这里没有一片完整的瓦片,或许还能有一些孤单的船篷。 彻底地将沙洲清扫了一遍,连根拔起使得树木都变得光秃秃的。 谁来为那些骨骸收殓埋葬,腐烂的尸体上爬出了尸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淮浙地区遭受大潮和巨风灾害后的惨状。诗中通过“楼台漂燕厦,城市化龙宫”“舶宝千艘覆,亭盐万灶空”等诗句,形象地表现了飓风的破坏力之强,以及给当地带来的巨大损失。“直令无片瓦,更许有孤篷”“彻底沙洲扫,连根树木童”进一步强调了灾害的严重性,房屋被毁,树木被连根拔起。最后“骨骸谁与殡,腐烂出尸虫”则描绘了灾后的凄惨景象,无人收殓的骨骸和腐烂的尸体上爬出的尸虫,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灾难的残酷。整首诗以写实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受灾民众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