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天行
尧攀已徒说,汤扪亦妄陈。
欲访青云侣,正遇丹丘人。
少翁俱仕汉,韩终苦入秦。
汾阴观化鼎,瀛洲宴羽人。
广成参日月,方朔问星辰。
惊祠伐楚树,射药战江神。
阊阖皆曾倚,太一岂难亲。
赵简犹闻乐,周储固上宾。
秦皇多忌害,元朔少宽仁。
终无良有以,非关德不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丘:亦作“丹邱 ”。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 少翁:汉代方士。
- 韩终:古代方士。
- 汾阴:地名。
- 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
- 广成:即广成子。
- 方朔:东方朔。
- 阊阖(chāng hé):传说中的天门。
- 太一:亦作“太乙”。即道家所称的“道”。
- 赵简:赵简子。
- 元朔:汉武帝刘彻的年号。
翻译
尧帝攀龙升天已是徒然传说,商汤抚摸大鼎也只是妄言。想要寻访志趣高远的仙人伴侣,正好遇到居住在丹丘的仙人。少翁在汉代为官,韩终苦苦追寻到秦国。在汾阴能看到神奇的化鼎,在瀛洲有宴请仙人的盛事。广成子参与日月的运行,东方朔询问星辰的奥秘。令人惊叹的是祭祀时砍伐楚国的神树,用药物射击与江神战斗。天门都曾倚靠,要亲近太一哪会很难。赵简子还能听到音乐,周太子依然是上宾。秦始皇大多是忌妒陷害别人,汉武帝元朔年间缺少宽和仁慈。最终没有好的结果是有原因的,并非是因为品德不能与人相近。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为素材,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奇幻景象的世界。诗中列举了众多与神仙、方士相关的事例,如尧攀龙、汤扪鼎、遇丹丘人、广成子、东方朔等,展现了对仙人世界的向往和对神奇故事的描述。同时,也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提及,如秦皇、赵简、元朔等,反映出对不同时期的思考和评价。整首诗意境高远,词汇丰富,通过对这些神话和历史元素的运用,表达了对人生、命运和世界的一种探索与感悟。然而,由于其中包含了较多生僻的典故和意象,可能会给理解带来一定难度,需要对相关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