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敬亭山诗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
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
上干蔽白日,下属带回溪。
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
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
渫云已漫漫,夕雨亦凄凄。
我行虽纡组,兼得寻幽蹊。
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皇恩竟已矣,兹理庶无暌。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亘 (gèn):横贯,延续不断。
- 合沓:形容众多聚集,重叠。
- 隐沦:指隐居避世。
- 灵异:指神异的事物或现象。
- 栖 (qī):居住,停留。
- 干 (gān):冲向,直插。
- 回溪:弯曲的溪流。
- 交藤:交错攀绕的藤蔓。
- 樛枝 (jiū zhī):弯曲下垂的树枝。
- 冽云 (xiè yún):弥漫的云雾。
- 夕雨:傍晚的雨。
- 纡组:曲折行走,比喻道路漫长。
- 幽蹊:幽深的小路。
- 缘源:追寻源头。
- 旷 (yǎo):深远,幽深。
- 陵丹梯:比喻登山之路。
- 皇恩:皇帝的恩典。
- 暌 (kuí):分离,违背。
翻译
这座敬亭山绵延百里,层峦叠嶂直插云霄。我已经在此隐居,神仙般的奇景也在此停留。山势高耸,遮蔽了白天的阳光,下方则是蜿蜒的溪流。交错攀爬的藤蔓荒芜又繁茂,树枝弯曲高低错落。一只孤独的鹤清晨鸣叫,饥饿的鼯鼠夜晚哀啼。云雾弥漫,傍晚的雨声也显得凄凉。我虽然行程艰难,却能探寻到这些幽深的小径。探索水源的源头还未尽兴,归途似乎已变得遥远而迷茫。想要追求奇异的乐趣,就沿着这红色的阶梯攀登吧。尽管皇上的恩典已经不再,但这样的生活或许能让我远离尘世的纷扰。
赏析
谢脁的这首诗描绘了敬亭山的壮丽景色和隐逸生活的韵味。他通过描绘山的雄伟、自然景观的神秘以及生物的活动,展现了山的生机和宁静。诗人通过自身的行踪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尽管皇恩不再,但诗人仍选择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寻找内心的满足和平静,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诗意。
谢脁
谢朓(tiǎo),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十九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公元487年),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公元491年),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後,復返京为中书郎。後又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迁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狱中,时年三十六岁。
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餘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