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极:穷尽。
- 澄:清。
- 瞻言:想念。瞻,思念;言,助词,无实义 。
- 解翼:展翅。
- 清扬:指美好的人,这里可能指友人。
- 婉:美好。
- 禁居:宫中住处,这里指宫廷。
- 秘:掌管。
- 琴尊:琴和酒,指代悠闲时光。
- 伊水:河名,在今河南省西部。
翻译
落日西沉,飞鸟纷纷归巢,忧愁涌上心头,无尽无涯。翠竹绿树,投影下清澄而悠远的阴影,云霞的颜色变幻奇异。心中怀着归家的渴望,急切得如同想乘着闪电而去;思念友人,想着如飞鸟般展翅飞回。那美好的友人在宫廷中,掌管着文墨事宜。不要因不能在一起享受琴酒之欢而叹息,日后我们定能在伊水之畔相伴相随。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落日飞鸟还”描绘出一幅天色渐晚、飞鸟归巢的静谧画面,同时借景抒情,引出“忧来不可极”,点明诗人内心的忧愁难消。“竹树澄远阴,云霞成异色”两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省中傍晚清幽美丽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心勾勒,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带有些许寂寥的氛围。
“怀归欲乘电,瞻言思解翼”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思家念友的急切心情,夸张的表达强化了情感的力度。“清扬婉禁居,秘此文墨职”叙述了友人在宫廷中的状况,在结构上起到过渡作用。
结尾“无叹阻琴尊,相从伊水侧”以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收束全诗,慰藉彼此。整首诗情景交融,文辞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眼前景的如实描绘,也有内心情绪的深度表达,体现了谢脁诗歌精致细腻、清新闲远的艺术风格 。
谢脁
谢朓(tiǎo),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十九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公元487年),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公元491年),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後,復返京为中书郎。後又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迁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狱中,时年三十六岁。
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餘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