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庭空日色静,楼迥钟声迟。 褐叟已争席,驯鸦更不疑。 同来复同去,竟别我为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丙寅:中国传统干支历里 60 组干支纪年中的一个年份。
  • (jiǒng):远。

翻译

庭院中白日的天色很安静,高楼处的钟声传来显得很迟缓。穿着褐色衣服的老者已经在争夺席位了,驯服的乌鸦更是不再被怀疑。一同前来又一同离去,最终分别时我又是谁呢。

赏析

这首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迷茫的氛围。“庭空日色静”描绘了庭院空旷,日光宁静的景象,传递出一种安静平和的感觉。“楼迥钟声迟”则通过遥远的钟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安静,同时也增添了一丝空灵。“褐叟已争席”这句刻画了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驯鸦更不疑”使得画面更具生动性。最后两句“同来复同去,竟别我为谁”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自我迷失感,仿佛在人群的来来去去中,自我的存在感变得模糊。整体上,诗中有景有情,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一种复杂心境。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