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离子 · 麋虎

· 刘基
虎逐麋,麇奔而阚于崖,跃焉,虎亦跃而从之,俱坠而死。郁离子曰:「麋之跃于崖也,不得已也。前有崖而后有虎,进退死也。故退而得虎,则有死而无生之冀;进而跃焉,虽必坠,万一有无望之生,亦愈于坐而食于虎者也。若虎则进与退皆在我,无不得已也,而随以俱坠,何哉?麋虽死而与虎俱亡,使不跃于崖,则不能致虎之俱亡也。虽虎之冥,亦麋之计得哉。呜呼,若虎可以为贪而暴者之永鉴矣!」
拼音

译文

一只老虎追赶一只麋鹿,麋鹿逃到悬崖上向下俯视,仓皇之际便纵身跳了下去,老虎赶到也随它跳了下去,结果它们一起坠落而死。郁离子说:“麋鹿从悬崖跳下去,是不得已。因为前有悬崖而后有老虎追赶,向前是死,后退也是死。所以,后退就会被老虎抓到,只有死而没有活的希望;向前跳去,虽然必定坠落,但还有绝处逢生的希望,也胜过坐等老虎吃掉好。像那老虎,进退全由自己决定,不是出于不得已,但却随麋鹿一块坠落,为什么呢?麋鹿虽然死了,但是同老虎一块死去的,假使不从悬崖跳下去,就不能与老虎一块丧亡。虽然说老虎愚昧,但也是因为麋鹿的计谋得逞。唉,那只老虎可以作为贪婪而残暴的人的永久借鉴了!”

注释

麋(mi):动物名,即麋鹿。 阚(kan):通“瞰”,俯视。 冀(ji):希望。 愈(yu):贤也、胜也。 冥(ming):愚昧。 鉴:借鉴。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ūn):古书上指獐子。
  • (kàn):同“瞰”,从高处往下看。
  • :愚昧。

翻译

老虎追逐獐子,獐子奔跑并在山崖边往下看,跳了下去,老虎也跳着跟从它,一起坠落而死。郁离子说:“獐子跳下山崖,是不得已啊。前面有山崖后面有老虎,前进后退都是死。所以退后而遇到老虎,就只有死而没有生存的希望;向前跳下去,虽然肯定会坠落,但万一有不可期望的生机,也比坐着被老虎吃掉要好啊。像老虎呢,前进和后退都在它自己,没有不得已的情况,却跟着一起坠落,为什么呢?獐子虽然死了但和老虎一同灭亡,如果不跳下山崖,就不能导致老虎也一同灭亡。即使老虎愚昧,也是獐子的计谋得逞了啊。哎呀,像老虎这样可以成为贪婪残暴之人永远的借鉴啊!”

赏析

这则故事通过描述老虎和獐子的行为与结局,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獐子处于绝境,为求生而冒险一跳,展现了它在绝境中的勇气和智慧。而老虎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却因贪婪和愚蠢跟随獐子跳下,最终同归于尽,寓意贪婪残暴者终会自食恶果。这则故事以生动的情节提醒人们要保持理智和清醒,不可因贪婪等不良品质而做出错误决定。同时,也赞美了面对绝境时勇敢抗争的精神。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