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寄书

无限心苗,鸾牋半截,写成亲衬胸前折。临行检点泪痕多,重题小字三声咽。 两地魂销,一分难说,也须暗里思清切。归来认取断肠人,开缄应见红文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心苗:内心。这里指心中的情感如同刚出土的幼苗,含蓄且充满生机。
  • 鸾牋(jiān):一种精美的纸张,常用来写诗或写信,此处即指信笺。
  • 声咽(yè):声音因悲痛而哽咽不出。

翻译

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情思,在精美的信笺上写了一半,写好后轻轻地贴近胸口折起。即将分离时仔细查看,发现信纸上泪痕斑斑,忍不住又重新写下几行小字,此时悲痛得声音都哽咽了。

身处两地,彼此都因思念而黯然神伤,分离的这份痛苦难以倾诉。即便如此,也一定在暗地里思念得深切。等你归来时,看到的定是伤心断肠之人。当你打开这封信时,应该能看到信纸上被泪水浸红的字迹都已模糊消失了。

赏析

这首《踏莎行·寄书》是陈子龙写给心中恋人的作品,情感真挚细腻,读来令人动容。上阕中,“无限心苗,鸾牋半截”开篇便点出女子内心情思涌动难平,写信也只能写一半,给人无尽遐想。“写成亲衬胸前折”这一细节刻画十分动人,将信贴近胸口,体现出女子对所写内容的珍视,以及对收信人的深情眷恋。而“临行检点泪痕多,重题小字三声咽”通过泪痕与哽咽的描写,生动展现出离别时女子的悲伤与不舍。

下阕“两地魂销,一分难说”直接倾诉分离之苦难以言说。“也须暗里思清切”则想象对方也在默默深切思念,深化了彼此间的情意。最后“归来认取断肠人,开缄应见红文灭”以充满画面感的场景结尾,让人仿佛看到女子在等待中肝肠寸断,泪水浸湿书信字迹,进一步凸显出这段相思的深沉与哀怨。整首词以寄书为线索,巧妙地将女子离别之愁、思念之苦融入其中,词风婉约细腻,意境凄美动人 。

陈子龙

陈子龙

明末松江府华亭人,字人中,更字卧子,又字海士,号大樽。少有才名,与夏允彝等结几社,又参加复社。崇祯十年进士。选绍兴推官。东阳许都起事,子龙以故交劝降,许以不死,而巡按御史竟杀之。子龙争,不能得。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京师陷,乃事福王于南京。请练水师,言中兴之主当身先士卒。不听,辞归。南都失,遁为僧。寻受鲁王兵部尚书,结太湖兵欲举事,事露被擒,于被械送途中投水死。乾隆时谥忠裕。子龙以风节著,诗词古文亦称大家,领袖明末文坛。词尤有名,与同里诸名士形成云间词派。有《湘真阁稿》、《安雅堂稿》、《白云草》等集。清人王昶编为《陈忠裕公全集》。子龙尚辑有《明经世文编》。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