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诗三首(其三)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
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
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
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
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
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
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
亹亹期月周,戚戚弥相愍。
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
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
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
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
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
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馀。
拼音
名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曜灵:日神,古代指太阳。
- 运天机:运转天道,这里指季节更替。
- 四节:四季,古代以春、夏、秋、冬为四季。
- 迁逝:变迁流逝。
- 淑俪:贤淑的配偶,此处指亡妻。
- 仪容:容貌,形象。
- 潜翳:隐没,消失。
- 朔望: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泛指时节。
- 茵帱:垫褥和帐幕,此处指灵位前的供品。
- 故房:旧居,亡者的卧室。
- 徙倚:徘徊,犹豫不决。
- 委埏侧:落在坟墓旁边。
- 荄:植物的根。
- 茕茕:孤独的样子。
- 遵朝命:遵从朝廷的规定。
- 挥涕:流泪。
翻译
太阳照耀着天地,四季交替变换,清晨的露珠凄凉凝结,夜晚的风吹得猛烈。怎能不悲伤那贤良的妻子,她的容颜永远沉寂在黑暗中。想起那些日子仿佛就在昨天,谁能想到已经过去了一整年。我改变了自己的服饰,遵循朝廷的礼法,哀伤的心情寄托在私人祭祀上。灵位前的供品摆放在旧房,每月初一和十五我都会来祭奠。但祭奠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转眼间又到了下一次的朔望。床单衣物一旦销毁,再也无法找回。满一个月的思念期结束,悲伤的情绪愈发深重。悲伤的情感触动万物,眼泪随着情感的波动而落下。我驾车登上东边的山丘,望着坟墓思绪万千。在墓地间徘徊,想要离开却怎么也舍不得。舍不得离去,只能在原地犹豫不决。落叶堆积在坟墓一侧,枯萎的根茎缠绕着坟头。孤零零的幽魂,怎能知道她的灵魂还在不在。遵从朝廷的命令,我含泪勉强上了车。谁说皇上的宫殿遥远,这条路的尽头,悲伤之情仍然溢出。
赏析
这首诗是潘岳悼念亡妻之作,充满了深情厚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运用自然景象,如朝露、夕风,象征生命的短暂和脆弱,表达了对妻子去世的深切哀痛。他按照朝廷的礼法,虽心中悲痛,但仍尽力调整自己,通过定期的祭祀来寄托哀思。诗中对落叶、枯荄等景物的描绘,寓含了对亡妻孤独无依的想象,以及对生死界限的深深思索。诗人最后虽然不得不接受现实,但心中的悲痛和怀念之情始终难以割舍,展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哀伤。

潘岳
西晋时期文学家,“太康文学”的主要代表。字安仁,又称潘安。祖籍荥阳郡中牟县(今属河南),祖父潘瑾,曾官安平太守,其父潘茈,做过琅琊太守。潘岳少年时就被乡里称为神童,二十多岁就名声大振。初为河阳令、转怀县令,历任太子舍人、长安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史书记载他“性轻躁”,热衷于官场趋炎附势,与豪门石崇谄事权贵贾谧,为谧“二十四友”之首,为世人所讥。公元300年(永康元年)赵王司马伦的亲信孙秀污蔑潘岳和石崇等参与淮南王、齐王作乱,因此被诛,并夷三族。诗赋都很有名。其代表作《悼亡诗》三首,为纪念亡妻所作,情意深厚真挚;赋也多有名篇,造句工整,用典浅近,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明人张簿辑有《潘黄门集》传世。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