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诗

· 潘岳
佃渔始化,人民穴处。 意守醇朴,音应律吕。 乘梓被源,卉木在野。 锡鸾未设,金石拂举。 害咎蠲消,吉德流普。 溪谷可安,奚作栎宇。 嫣然以意,焉惧外侮。 熙神委命,已求多祜。 叹彼季末,口出择语。 谁能墨识,言丧厥所。 垄亩之谚,龙潜严阻。 鲜义崇乱,少长失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佃渔(diàn yú):猎兽曰佃,捕鱼曰渔,这里指人类最原始的生活方式。
  2. 醇朴:纯真朴实。
  3. 律吕:古代校正乐律的器具,后用来表示音乐的规律和规范。
  4. 乘梓:不详其确切含义,可能是与某种开拓、发展有关的事物。
  5. 卉木:草木。
  6. 锡鸾(xī luán):古代挂在车马器具上的铃铛。
  7. 金石:指钟磬一类乐器。
  8. 拂举:举起。
  9. 蠲消(juān xiāo):消除。
  10. 流普:广泛传播。
  11. 奚作栎宇:为什么要建造房屋。奚,为什么。栎宇,房屋。
  12. 嫣然:美好的样子,这里指保持纯真美好的心态。
  13. 熙神:使精神愉悦。
  14. 委命:听任命运安排。
  15. 多祜(hù):多福,祜指福。
  16. 季末:末代、末世。
  17. 墨识:牢记、记住。墨,意为铭记。
  18. 丧厥所:失去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厥,其。
  19. 垄亩之谚:田野间的谚语。
  20. 龙潜:比喻隐居不出。
  21. 崇乱:推崇混乱。
  22. 失叙:失去次序、混乱。

翻译

人类开始从渔猎进入文明之初,人们还居住在山洞之中。心意坚守着纯真质朴,声音回应着音乐的规律。某种事物影响像水流般渐渐扩大,花草树木自由生长在野外。车马的铃铛还没有设置,乐器之类纷纷举起。灾害祸咎全都消除,美好的品德广泛传播。溪谷之间本可安心居住,为何要去建造房屋。保持着纯真美好的心意,哪里会惧怕外来的欺侮。使精神愉悦听从命运的安排,祈求得到很多的福佑。感叹那社会的末世,人们开口都要选择言语。谁能够牢牢记住,说话都失去了应有的准则和立场。田野间流传的谚语说,贤能之士像潜藏的龙一样处于严险阻塞之地。很少有正义之举反而推崇混乱,长幼之间都失去了正常的秩序。

赏析

这首离合诗别具一格。它先描述了人类早期淳朴自然的生活状态,那时人们心思单纯,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好德行得以传播。接着诗人对末世的社会现象发出感慨,在混乱的时代,人们说话小心翼翼、丧失准则,贤才隐没,社会秩序紊乱,正义不存。整体通过古今对比,体现出诗人对淳朴美好时代的怀念以及对末世乱象的忧虑与批判。离合诗独特的形式也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神秘色彩。从内容看,诗歌反映出当时社会道德、秩序方面面临的危机,反映出诗人潘岳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引发人们对社会发展和人性变化的诸多深思 。

潘岳

潘岳

西晋时期文学家,“太康文学”的主要代表。字安仁,又称潘安。祖籍荥阳郡中牟县(今属河南),祖父潘瑾,曾官安平太守,其父潘茈,做过琅琊太守。潘岳少年时就被乡里称为神童,二十多岁就名声大振。初为河阳令、转怀县令,历任太子舍人、长安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史书记载他“性轻躁”,热衷于官场趋炎附势,与豪门石崇谄事权贵贾谧,为谧“二十四友”之首,为世人所讥。公元300年(永康元年)赵王司马伦的亲信孙秀污蔑潘岳和石崇等参与淮南王、齐王作乱,因此被诛,并夷三族。诗赋都很有名。其代表作《悼亡诗》三首,为纪念亡妻所作,情意深厚真挚;赋也多有名篇,造句工整,用典浅近,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明人张簿辑有《潘黄门集》传世。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