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詩七首(其一)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台:高的楼台。
  • 之子:这个人。

翻译

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阳光照耀着北林。那个人远在万里之外,江湖深远广阔。方舟怎么能够到达,离别的愁思实在难以承受。孤独的大雁向南飞去,飞过庭院时长声哀鸣。翘首思念远方的人,希望能寄托传达思念的声音。但那身影忽然看不见了,轻快飞翔的样子让我的心很受伤。

赏析

这首诗以高台悲风、朝日照林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着表达对远在万里之人的思念,路途遥远如江湖之深邃,难以跨越。孤雁的哀吟更增添了孤独和凄凉之感。诗人希望能借大雁传达对远人的思念之情,然而大雁身影的消失让他倍感伤心。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思念之情的细腻表达,深刻地展现了离别后的愁苦与哀伤。

曹植

曹植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