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诗五首
所属合集
注释
- 獯(xūn)虏:指北方少数民族,这里代指当时的敌军。
- 饫(yù)饶:富足,充足。
- 川坻(chí) :河边的高地。
- 薄言:语助词,无义,在古代诗词中常用。
- 隰垌(xí dòng):低湿的原野。
- 拊衿:抚摸衣襟,表感慨。
- 恲(pēng)性 :抒发情感。
- 具官臣:备位充数的官员。
- 中坚:古代军事编制中主帅所居的中军。
- 雚蒲(guàn pú):两种水草名。
- 廛里(chán lǐ):古代城市居民住宅区域,泛指市肆民居。
- 庄馗(zhuāng kui) :四通八达的大道。
翻译
其一
从军有苦有乐,关键就看跟随谁出征。 倘若跟随者神明英武,怎会使军队长久劳顿。 曹公出兵征伐关右,气势愤怒震天威严。 一举就消灭了敌军,再次出击就使羌夷归服。 在西边平定贼寇,就像俯身去捡地上东西那样轻易。 论功行赏越过秋山,犒赏的酒肉堆满河边高地。 军中物资富足有余,人和马都养得肥壮。 出征时徒步去,回来多路兼行,出发时空手,归来却有很多财产。 开拓土地三千里,往返迅速如飞一般。 载着歌舞回到邺城,心中愿望都得以实现。 白天在朝廷参与大事,傍晚便轻松回家。 在外能参与时政,在内也不荒废自家事务。 禽兽害怕成为祭品,好庄稼充实已经丰收。 我私下里羡慕伊尹负鼎求仕,愿意磨砺自己这个腐朽迟钝的身躯。 我不能效仿长沮、桀溺归隐田园,手持锄头耕地。 细读孔子的诗,明白隐居的说法不可行。
其二
秋风吹过凉风劲起,掌管刑法的官宣布适时施刑。 我们的主公顺应天时出征,威武地向东南进军。 战船行驶覆盖长河,士兵排列布满低湿的原野。 出征的士兵想念着亲人,谁能没有眷恋之情? 抚摸着衣襟靠着船桅杆,深切地思念着邺城。 同情那远征东山的人,喟叹中感慨《鹤鸣》的诗意。 日月都不能安稳运转,人怎么能获得长久安宁? 昔日有人跟随周公旦出征,一去就是三年。 如今我们的主公神明英武之师,短时间前去肯定能快速平定。 我要抛开亲情之念,竭尽全力献上我的忠诚。 只怕自己没有用处,辜负白吃俸禄的愧疚。 日夜自我抒发情怀,思绪如丝线般连绵。 我将手持先登的旗帜向前,怎敢听到鸣金就退缩。
其三
我从军踏上遥远的征途,去讨伐东南方的蛮夷。 两只船并行在宽广的河流,傍晚都还没靠岸。 太阳已经落到西山一半,家乡还有剩余的光辉。 两岸蟋蟀声声鸣叫,孤独的鸟儿翩翩飞翔。 出征的士兵心中满怀愁绪,这凄凉情景让我悲伤。 下船登上高高的堤岸,草上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 转身回到船中上床休息,这满心愁绪该向谁诉说。 投身于战事,怎能顾念个人私事。 既然参战就要准备献出生命,这道理不可违背。
其四
早晨从邺都桥出发,傍晚就渡过了白马津。 在河堤上悠然漫步,左右浏览着我们的大军。 相连的战船超过万艘,武装的士兵成千上万。 沿着东南的道路进军,将一举成就平定的功勋。 谋略都出自于军帐内,全都依靠我们圣明的君主。 遗憾我没有及时献上谋略,就像那些充数的官员。 我在中军里鞠躬尽力,微小的计谋都提不出。 许历算是个贤士,一句话就使秦军战败。 我实在有白吃俸禄的过错,实在愧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 虽然我没有像铅刀一样的才能,但也希望尽力贡献微薄身躯。
其五
漫漫地行走在荒远的路上,心中弥漫着忧愁。 向四处望去没有烟火,只看到树林和山丘。 城郭长满榛树与荆棘,道路都找不到。 水草长满广阔的湖泽,芦苇夹着长长的水流。 傍晚凉风吹起,小船翩翩飘荡。 寒蝉在树上鸣叫,鹳鹄在天空翱翔。 在外的游子大多悲伤,眼泪止不住地流。 早晨进入谯郡地界,忧愁一下消散。 鸡叫声响彻四方,高粱和小米布满田野。 房屋充满集市里巷,男男女女站满大道。 如果不是贤明圣德的国家,谁能够享有这般美好。 诗人赞美这安乐的地方,即使是外来客也愿意留下。
赏析
王粲的这组《从军诗》以他亲身经历的战争生活为题材,展现了曹军征战的多方面情况,情感真挚深沉,风格慷慨悲壮。
在内容上,诗篇描绘了出征行军的艰苦,如道路荒凉、征战辛劳等,也记述了战争的胜利局势,如平定贼寇、拓展疆土等。同时,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像对追随英明主帅建立功勋的期待;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战争中内心痛苦的抒发。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讲,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以写实手法描绘出征途中的景色,像“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 ,通过对傍晚自然景色的描写,烘托出征夫的凄凉心境。也有对比手法,如“陈赏越秋山,酒肉踰川坻。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与“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将出征征战过程与到达安定之地后的情景进行对比,突出胜利之后的繁荣,反映出贤明国家治理下的美好生活。诗中还引用历史典故,如伊尹负鼎求仕、许历一言败秦等,丰富了诗歌内涵,更好地表达诗人的志向和心境。整体而言,这组诗在魏晋文学史上是反映社会现实和文人精神状态的优秀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