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其九)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拼音

作者在这首诗里,赞美夸父逐日的宏志,敬佩夸父功业身后的精神。“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的确,这首诗颇令人深思感叹。 面对夸父的宏志与精神,当今忙于蝇头利禄、蜗角功名以及急功近利者,难道不震撼,不羞愧?这些人可能很得志,却少了夸父超越世俗的崇高理想;这些人可能很富贵,却少了夸父豪饮的胸怀气魄。我们这个时代,不仅需要建功立业于当下的宠儿,更需要像夸父这样留下精神财富、远大理想、崇高气质、正直品质、卓越发现、惊人创造的“功竟在身后”的奇人! 读陶诗犹饮澄清的甘泉,有心明眼亮的感觉,无不感叹其文章不群,寓意不凡! 夸父生出一宏大志向,竟然是要与太阳赛跑。他们同时到达虞渊的日落处,似乎没能就此决出胜负。夸父既有如此奇才异能的神力,倾黄河渭水又怎能够他喝呢?夸父遗留下的手杖变成了桃树,功业最终成就于身后。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夸父:古代神话中的人物。
  • 虞渊:传说日落之处。

翻译

夸父产生宏大的志向,竟然要和太阳赛跑。都跑到了虞渊的下边,好像没有分出胜负。他的神奇力量本就非常奇妙,倾尽黄河之水又哪里足够呢!他留下的遗迹在邓林,功绩最终在身后显现。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夸父追日的故事。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夸父那宏伟的志向和与日竞逐的壮举。“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体现出夸父的气魄和决心。“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表现了追逐的激烈与胶着。“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突出了夸父的非凡力量。最后提及夸父留下的邓林,强调了他虽未追到太阳,但功绩却在身后得以留存。全诗展现了夸父的精神,也透露出对这种执着追求精神的赞赏。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1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