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经浣花草堂而吊杜甫,忆其在蜀之生活与创作,因叹而今只见旧宅,不闻新诗,以为诗坛之不幸也。颈联复写旧宅内外之荒废,嗟人事既变,景物亦非。结句故嗔山月之无知,夜来依旧照旧宅,甫既已故,复与谁期!怪无知之山月之无知,盖拟其有知而未尝有知,语奇而意深。宋人王禹偁《村行》之“数峰无语立斜阳”,亦假定其能语而称其无语,同一理致,即王夫之所谓“言‘无’者,激于言有而破除之也”(《思问录·内篇》)。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浣花溪:在四川成都西郊,又名百花潭。为锦江支流。
翻译
浣花溪里有很多花开的地方,为了追念先生在蜀地的时候。永远只应该留存这座旧宅,即使有千两黄金也无法再换来新的诗作了。沙滩崩塌水岸边的栏杆处鸥鸟都飞走了,树木重压着村桥使得马通过都很迟缓。山中的月亮不知道人间的事情已发生变化,夜晚降临到江上在与谁相约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杜甫旧宅时所作,通过描绘杜甫旧宅的现状以及自然景象,抒发了对杜甫的缅怀之情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以浣花溪的花起笔,引出对杜甫在蜀地时光的怀念。“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强调了杜甫的诗作之珍贵和不可复制,以及旧宅的永恒意义。“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生动地勾勒出旧宅周边的荒凉景象。最后以“山月不知人事变”的拟人化写法,更突出了人世变化的无奈,以问句结尾,韵味无穷,增添了感伤的情调。全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饶有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