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 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成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注释

“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广信书院本作“席上送范先之游建邺”,玆从四卷本。作于宋光宗 绍熙元年(西元一一九〇年),时稼轩仍闲居带湖。据稼轩同时所作《醉翁操》题序,知范廓之将去临安应试。“游建康”,当是预拟之行。送行而不流于感伤。明快爽朗,开人心胸。一起点明离宴,似悲实旷。“但使”三句,语意尤为拓展,既情深意厚,又胸次开阔。下阕寄语建康故人,而今归退田园,当略无宦海风波之虞。 廓之:即稼轩门人范开,为范祖禹后裔。淳熙九年从学稼轩,十五年编刊《稼轩词》甲集,并为之序。其他事历不详。广信书院本“廓之”均作“先之”,盖避宋宁宗赵扩名讳而改者。 建康:即今江苏省 南京市。 尊:同“樽”,酒杯,《说文》:“尊,酒器也。”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句:谓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宋·晁冲之《临江仙》词:“人生无奈别离何。” 石头城:《元和郡县志》:“石头城在上元县西四里,即楚之金陵城也。吴改为石头。” 居士: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此处稼轩自称。宋孝宗淳熙八年辛丑(西元一一八一),稼轩四十二岁,带湖新居落成,始以稼名轩,稼轩《上梁文》自称“稼轩居士”。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句:寄语建康山水,我已再无风波之虞。浑,全;风波,此指政治上的风波。 借使:即使。 “未成鸥鸟伴”句:四卷本作“未如鸥鹭惯”,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作“未成鸥鹭伴”。 鸥鸟伴:鸥鸟为伴。宋·黄庭坚《登快阁》诗:“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宋·辛稼轩《水调歌头·盟鸥》词:“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作“鸥鹭伴” 经惯:意指经历一段自我修养,已经习惯于隐居生活。四卷本作“相伴”。 老渔蓑(suō):唐·张志和《渔歌子》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渔蓑,指渔夫。蓑,蓑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尊前(zūn),同“樽”,酒器。尊前即酒杯之前,指在酒席上。
  • 无奈别离何:意思是对离别这件事毫无办法。
  • 但使:只要。
  • 石头城:古城名,三国时孙吴所筑,在今江苏南京清凉山一带,这里代指建康(今江苏南京)。
  • 居士:辛弃疾自称。
  • 借使:即使。
  • 鸥鸟伴:与鸥鸟为伴,指归隐。
  • 老渔蓑:指像老渔翁一样身披蓑衣,不惧风浪,悠然自在,这里表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

翻译

听我在这酒席上,醉酒之后所唱的歌吧,人生啊,总是对别离之事无可奈何。只要情谊深厚,即便相隔千里也感觉距离很近,要知道:若是毫无情义,即便面对面,也会像隔着山河一样遥远。 我寄话给建康城下的江水:我这个闲人啊,如今全然不怕江上的风波了。即使没能成为与鸥鸟相伴的隐者;但经历得多了,也应该能学得像老渔翁一样,身披蓑衣,淡然面对种种了。

赏析

这首词开篇便以“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直接道出送别友人时的感慨,流露出对离别难以释怀的愁绪,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一句从情感的感慨转入对情谊本质的深刻思考,强调了情感亲疏与距离无关,富有哲理韵味。 下阕“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词人借与江水对话,展现出一种超脱旷达的心境,表达自己历经世事沧桑后,对人生风浪的淡然处之。最后“借使未成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以退一步设想,即便不能过上归隐的生活,也能在历经生活的磨砺后,有着如老渔翁般从容淡定的处世态度。全词情感复杂又层层递进,既有送别的离情别绪,又有对人生的旷达超脱,生动地展现了辛弃疾丰富内心世界和豪迈的个性。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