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
摇落伤年日,羁留念远心。
水亭吟断续,月幌梦飞沈。
古木含风久,疏萤怯露深。
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
结爱曾伤晚,端忧复至今。
未谙沧海路,何处玉山岑?
滩激黄牛暮,云屯白帝阴。
遥知沾洒意,不减欲分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摇落:凋零,这里指因时光流逝而感伤。
- 羁留:长期漂泊在外 羁(jī)
- 月幌:指月光映照的帷幔。 幌(huǎng)
- 飞沈:即飞沉,指鸟儿高飞和鱼下沉,比喻事物的差异很大,文中指月光下万物的动静状态
- 含:蕴含,存在
- 怯:害怕,这里有因……而有所畏惧之意
- 迥:远
- 清砧:捣衣的声音。砧是捣衣用具。 砧(zhēn)。古人在秋天有捣衣的习俗,为给在外的亲人准备寒衣
- 谙:熟悉 谙(ān)
- 玉山岑:玉山之巅。玉山传说中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常用来象征向往之所。 岑(cén)
- 激激:水流湍急的样子
- 云屯:如云般聚集。屯,聚集 屯(tún)
- 分襟:分手,离别
翻译
在这万物凋零让人感伤岁月流逝的日子里,我长期漂泊在外,心中满是对远方的思念。水边传来断断续续的吟诗声,月光洒在帷幔上,万物在光影下或动或静。古老的树木仿佛蕴含着长久岁月的痕迹,稀疏的萤火虫似乎害怕浓重的露水。人在清闲时才真切感受到夜晚的漫长,地处偏远更能清晰听到那捣衣的声音。曾经的喜爱来得太晚,而忧愁一直延续到如今。我还不熟悉通向沧海的路途,那向往的玉山之巅又在哪里呢?傍晚时分,黄牛滩的江水湍急流淌,白帝城上乌云聚集天色阴沉。我远远就能知晓友人送别时的伤感之意,离别的愁绪丝毫不减。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细腻,诗人借景抒情,以摇落之景开篇,奠定了全诗哀伤的基调,抒发了自己年华流逝、漂泊羁旅的感慨。通过描写水吟、月幌、古木、疏萤、清砧等一系列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且略带凄凉的氛围,强化了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诗中还流露出对爱情的迟来、理想无法实现的遗憾与迷茫,“未谙沧海路,何处玉山岑”有着对美好事物难以追寻的无奈。诗的后半部分联想到友人也有同样的离别的痛苦,将个人情感推及到与友人的分别之情,使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整首诗展现出李商隐诗歌独特的朦胧美与深情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