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公子
注释
- **画梁:**有彩绘装饰的屋梁。
- **翠眉:**古代女子用青黛画眉,又称翠眉,这里指代女子。
- ****攒(cuán)**:**聚集、集中。
- **黛眉:**青黑色的眉毛,女子眉饰的一种。
- **萧萧:**形容孤独寂寞。
- ****砧杵(zhēn chǔ)**:**砧,捣衣石;杵,捣衣棒。古代妇女常于秋夜捣衣,为远方亲人准备寒衣。
- **牙尺:**镶有象牙的尺子。
- **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二日,古时风俗,这几日禁火。
- **晏眠:**晚起,睡懒觉 。
- ****鬆(sōng)**:**同“松”,这里指因为消瘦而使黄金钏变松。
- **朝云暮雨:**出自宋玉《高唐赋》,借指男女欢爱,这里指思念中的男女之情。
- ****愔愔(yīn yīn)**:**形容寂静无声。
- **王孙:**本指贵族子弟,这里代指远行在外的男子。
- **镜鸾:**有鸾鸟图案的镜子。
- ****檀娥(tán é)**:**浅红色的蛾眉,旧时女子的眉妆,这里指代女子。
- ****澷颦(màn pín)**:**细长的眉毛皱起,表现忧愁的神情。
- **四星:**二十八宿中参星的第四星,古人认为它主夫妻相聚,这里反用其意。
- **长门赋:**司马相如为失宠的陈阿娇所作,诉说了被幽闭冷宫的哀怨之情 。
- **阑珊:**衰落、将尽。
- **青帘:**酒旗。
- **黄骝:**一种骏马 。
- **小蛮腰:**本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家姬小蛮的腰肢,后常用来指美女纤细的腰肢。
翻译
其一
细雨轻轻打湿了蔷薇,在画梁之间,燕子翩翩归来。春日里的愁绪如同大海一般深沉见底,远行的人骑着马在天涯奔波,而女子在灯前眉头紧锁。马儿前行在芳草之上,女子在灯前暗自垂泪。女子的梦魂悠悠飞去,跨越万里云山,却辨不清道路的方向。
其二
风雨送春天离去,杜鹃声声啼叫带着忧愁,花儿也纷纷飞舞飘散。青苔长满了庭院,朱红色的大门紧紧关闭。屋内灯光昏暗,翠绿的帏帐低垂,女子愁眉紧锁。她孤独的身影形单影只,泪水汪汪。她怜惜这芳菲的春光,春愁就如同汪洋大海一般,而绿草已长满了天涯。
其三
清澈的秋水映照出芙蓉花,大雁刚刚开始南飞,群山重重叠叠。远方行人在道路上奔波,而佳人在梦中思念。早晨的霜逐渐变浓,佳人精心缝制着寒衣。剪刀裁剪衣服,牙尺丈量尺寸,声音相伴,那声音就如丁冬作响。不知谁家的砧杵声,在明月照耀的夜里敲响。
其四
寒食节的杏花盛开的日子里,鸟儿欢快啼叫着春天,人们都尽情睡懒觉。帘外飞花被和风卷起,芬芳的花草令人心生怜惜,心中相思之苦缠绕不休。不经意间,手腕上的黄金钏都变得松了,女子整日烦闷无聊,脑海中想着男女欢爱的情景,魂梦都萦绕着巫山。
其五
残月静静照着妆楼,四周格外静谧无声,燕子仿佛也带着愁绪。黄昏之后,庭院里满是芳草。远行的男子四处游荡,时光如流水一般匆匆而过。梨花的神态冷淡,如同消瘦的佳人,在梦中悠悠难眠。听着铜壶点点滴滴的漏声,孤身一人枕在枕上等到四更时分 。
其六
轻轻卷起罗袖,却依然难以抵挡春寒的侵袭。对着飞舞的落花,泪眼朦胧。女子毫无心思去把玩那闲置的箫管,镜子上已布满灰尘,忧愁如座座小山压在心头。蘼芜草已绿,远行的男子却仍然漂泊在远方。女子倚靠着栏杆,千叮万嘱要鱼雁传书,只是这水路和山路迢迢太难行。
其七
蝴蝶在杏园的春光里飞舞,人们怜惜这美好的芳菲春光。穿着红袖的女子愁绪满怀。春风吹了三个月,忧愁如同缠身的病症。她懒得熏染罗衣,眉头总是紧皱着。那烟波浩渺之处,鱼和鸟都没有带来远方人的音信。在夜的黄昏里,空荡的庭院中飘着细雨,只有灯影照着孤身一人。
其八
孤枕伴着残灯,寂静无语中,泪水悄然落下。浓霜打在屋瓦上,连鸳鸯都感觉寒冷。凄凉的五更天,想到本应夫妻相聚却天各一方。愁肠早已纠结成一团,就像当年有才的司马相如在《长门赋》里也难以说尽那内心的哀伤。
其九
灯火在深夜里渐渐变得暗淡,绣帘随风摆动,花影在风中透着寒意。女子不摘下钗钏就在孤单的馆舍中入睡,心里越来越酸楚,嘴巴也渐渐变干。此时的愁绪比天高比海长,在梦中与远方的爱人欢会,可醒来面对的是如同神女与青鸾分离般的哀怨。
其十
太阳渐渐移转到杏花梢头,送别春天离去,只能用酒来浇愁。远行的人却不会念着家中佳人在渐渐老去。那酒馆的青帘在小桥边飘动,骑着膘肥体壮的黄骝马。天涯到处都长满了芳草,离人还说归期尚早,却不知佳人已因思念而消瘦得不成样子 。
赏析
这组诗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深闺女子在春日及不同时节里的愁思哀怨,情感细腻且丰富。作者唐寅擅长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诗中多处描绘自然景色,无论是细雨蔷薇、风雨送春,还是秋水芙蓉、杏花寒食等,这些景致或艳丽或凄美,都不仅仅是简单的环境描写,而是成为女子情感的映衬。例如“细雨湿蔷薇,画梁间,燕子归”,春日美景与女子独处的春愁形成鲜明对照,增添了寂寥之感;“风雨送春归,杜鹃愁,花乱飞”通过风雨花落、杜鹃啼愁等景象,淋漓尽致地烘托出女子送别春天时内心的惆怅与失落。
诗歌围绕着女子对远行爱人的思念展开,通过一系列细节刻画来展现女子的心理。“灯前翠眉”“灯昏翠帏,愁攒黛眉”,从眉目的神情变化,尽显其忧愁怨恨;“马前芳草灯前泪”“萧萧孤影汪汪泪”,以生动的画面描绘,将女子思念的悲苦尽显纸上。而且诗中运用了诸多典故,如朝云暮雨、长门赋等,不但加深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更巧妙地传达出女子复杂深邃的情感。如长门赋的典故,借失宠女子的哀怨,细腻刻画了诗中女子因爱人远游、音信渺茫而产生的寂寞孤独与深长愁绪。同时采用长短句相结合的形式,句式错落有致,具有一种灵动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更好地传递出情感的起伏变化,读来朗朗上口又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