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都篇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馀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脍鲤臇胎鰕,寒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 连翩击踘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乐府诗集

译文

名都盛产艳丽的美女,洛阳更有风度翩翩的少年。 我佩带的宝剑价值千金,身着的衣服奢华鲜艳。 斗鸡在东郊的道路上,赛马于长列的楸树间。 我骑马驰骋还不到半路,一双野兔就蹦到了跟前。于是立即弯起弓弩搭上了响箭,扬鞭策马追上了南山。 我左手挽弓,右手发箭,只一箭就把双兔射倒了。 别的技巧还没有施展,又迎头射中空中的飞鸢。 观猎的行人齐声喝彩,旁边的射手为我赞叹。 归来大宴于平乐古观,美酒一斗便值十千钱。 细切了鲤鱼烹煮虾羹,爆炒甲鱼再烧烤熊掌。 呼朋引伴地前来入座,长长的筵席顷刻坐满。 蹴鞠和击壤忙个不停,身手敏捷,花样翻新。 太阳永远疾驰在西南,流逝的光景不可追攀。 盛宴后我们如云骤散,明天清晨再来此畅饮游玩!

注释

名都:著名的都会,如当时的临淄、邯郸等。 妖女:艳丽的女子,这里指倡伎。 京洛:指东京洛阳。 少年:指贵族纨绔子弟。洛阳是东汉的国都、是贵族麕集之地,从东汉的乐府和文人诗中就常有写洛阳纨绔生活的作品了。此篇中心是写少年,上句写妖女是为此句作陪衬。 直:同“值”。 被服:指衣著。被,同披;服,穿。 斗鸡:看两鸡相斗以为博戏,这是汉魏以来直到唐代盛行的一种习俗。 长楸间:指两旁种着高楸的大道。楸,落叶乔木,也叫大樟。 捷:抽取。 南山:指洛阳之南山。 左挽右发:左手拉弓向右射去。一般都用右手拉弓,这里故意用左手,以卖弄“巧伎”,与下文之“馀巧未及展”相应。 一纵:一发。 两禽连:两禽同时被射中。两禽,即指上文所说的双兔,古代对飞鸟和走兽都可以称禽,后来才分开,专以禽指飞鸟。 接:迎射对面飞来的东西。《白马篇》有“仰手接飞猱”,与此句式相同。 鸢(yuān):鹞子。 众工:许多善射者。工,巧。 归我妍:称道我的射艺高。妍,美善。 平乐:宫观名,东汉时明帝所建,在洛阳西门外。 斗十千:一斗酒价值万钱,极言其宴饮之豪奢。 脍(kuài)鲤:把鲤鱼做成肉丝。脍,切肉成丝。 臇(juǎn)胎虾:把胎做成肉羹。臇,动词,做成肉羹。胎,有籽的肥。 寒鳖:酱腌甲鱼。 炙熊蹯(fán):烤熊掌。 鸣、啸,都指招呼。 俦、匹、侣:都是同类同伴的意思。 竟:终。 连翩:动作轻捷的样子。 鞠壤:鞠和壤。古代两种游戏用具。击壤是一种古老的游戏,用两个一头大一头小的木块,把一块放在几十步外,持另一块投击,击中者为胜。 巧捷万端:灵巧变化层出不穷。 光景:日光。 攀:挽留。 云散:如云之散,言众少年宴罢散归。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句:转眼白日西沉,时光无法拦阻,今晚只好各自回家了,但是大家约好了明天一早还来这样游玩。极言其空虚无聊之情状。

《名都篇》是曹植非常有名的五言诗,出自《曹子建集》。这首诗写京洛少年斗鸡走马、射猎游戏、饮宴无度的生活。全诗主要的篇幅都在写京洛少年的游戏与饮宴,反映了当时纨绔子弟们的一种生活状态。

赏析

《名都篇》属于乐府《杂曲歌·齐瑟行》歌辞,无古辞。诗写京洛少年斗鸡走马、射猎游戏、饮宴无度的生活。 至于此诗的主旨,历来也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说以为“刺时人骑射之射妙,游骋之乐,而无爱国之心”(《文选》六臣注引张铣语),即以讽谕为主,意在指责京洛少年的生活奢靡而不思报效国家。一说以为“子建自负其才,思树勋业,而为文帝所忌,抑郁不得伸,故感愤赋此”(《古诗赏析》引唐汝谔语),即以少年自况,由此表示心迹。然笔者以为此诗若定于后期所作,则其时曹植已不是裘马轻狂的少年,而其心境也抑郁不欢,故绝无可能以翩翩少年自况;而且从此诗的字里行间来看,诗人对这些贵游子弟实不无微辞,故在介绍此诗时还是取张铣的说法。当然,有人在此诗中看到了曹植本人早年生活的影子,正说明诗人对这种游乐宴饮的熟悉,而且其描绘的手段也是逼真而传神的。如果借一句前人评论汉赋的话来说,便是“劝百而讽一”,虽然诗人的意图在于讥刺和暴露,而给人的印象却似乎在赞美和颂扬。 全诗主要的篇幅都在写京洛少年的游戏与饮宴。开头二句以邯郸、临淄等著名都市的艳丽女乐来陪衬京都洛阳骄奢的游侠少年,以“妖女’引出“少年”,起调即著色浓艳。随后转入对少年形貌的描写,他佩带的宝剑价值千金,所穿的衣服华丽鲜艳,在装束上已可见少年的富有而放达。接下去便写他的活动:在城东郊外斗鸡,在长长的楸树夹道上跑马。斗鸡是汉、魏时富家子弟普遍爱好的习俗,曹植本人就有《斗鸡》诗极言以斗鸡取乐,据说魏明帝太和年间曾在洛阳筑斗鸡台,这里所写大约也基于当时事实。“驰骋未能半”以下写少年的驰猎,先说他一箭射中两只奔兔,次说他仰天随手一箭又将迎面飞来的鹞鹰射落,再说观者的啧啧称赞,从而将其箭法的高超刻画殆尽。“归来宴平乐”以下则转入对他举行饮宴的描述。平乐观在洛阳西门外,少年在此大摆宴席,开怀畅饮,不惜酒价的昂贵,欲一醉方休。席上有切细的鲤鱼、虾子肉羹,还有酱渍的甲鱼和烧熊掌,呼唤高朋入座,摆开了长长的筵席,可见其穷奢极欲。“连翩”二句复写其宴会后的蹴踘与击壤之戏,表现出少年的动作敏捷奇巧,变化万端。游乐一直持续到了太阳西沉,而时光已不可再挽留,大家这才如浮云一般散去,各自回到了城中的居处。诗写到这里本应结束了,欢乐已尽,人去筵散,然而诗人忽然笔锋一转,说到了明天,人们再重新回来寻欢作乐。 这首诗可以说是一首叙事诗,诗中主要写了主人公京洛少年的行为。他是一位风度翩翩,身手矫健的英俊少年,骑射的本领十分高超,但只是用来打猎消遣,于国无补;他慷慨好施,穷极奢华,然未知节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虚掷,而无忧国忧民之心。然而,曹植对京洛少年的批评只是以很隐约含蓄的方法来表现的,通过尽态极妍的描绘逗露出来,如写他善射曰:“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馀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又如写他宴会的丰盛:“脍鲤臇胎虾,寒鳖炙熊蹯。”其描写未免过份夸张,而诗人正是在这种夸张中暴露了其中不合理的成份,过份的逞才与奢豪,自然会激起人的不满。虽然曹植在这里未著一字批评,然其中的褒贬曲曲可见。又如最后说一天的欢乐已尽,“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已隐寓时光虚度,青春一去不返的惋惜之意,然结句忽又说“清晨复来还”,言外的讽谕之意就更加清楚了。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中说:“白日”二句下,定当言寿命不常,少年俄为老丑,或欢乐难久,忧戚继之,方于作诗之意有合,今只曰‘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而已,万端感慨皆在言外。”说明了曹植此诗中的讽谕纯以含蓄的笔墨出之,不露痕迹而宛然可见。 此诗虽然是一首叙事诗,然诗人的描写与叙事是经过极缜密的剪裁取舍的,诗并没有原原本本地记录京洛少年的家庭、社会地位与生活的每个侧面,而只是选了他一天之中的活动,这样便有利于将笔墨集中到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的描写上去,能够简略分明、繁简适度地来展开描写。因而于这一天的活动中诗人抓住了少年的射猎与饮宴两件事,其他如斗鸡、跑马、蹴踘、击壤只是一句带过,表现了诗人剪裁上的匠心。他用了“驰骋未能半”至“众工归我妍”十句来刻画铺叙少年射猎的娴熟本领,写来绘声绘色,如耳闻目见,“馀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两句不仅描绘出他射艺的出神入化,而且一个傲然自得的少年形象已跃然纸上,“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又从侧面将其箭法的出群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正如古乐府《陌上桑》中写少女罗敷的美貌,通过旁观者的赞美与反应来写,而这里所不同的只是妙龄女郎换成了翩翩少年,其手法则同出一辙。总之此诗在谋篇布局、剪裁详略上颇有成功之处,故吴淇曾说:“寻常人作名都诗,必搜求名都一切事物,杂错以炫博。而子建只推出一少年,以例其馀。于少年中,只出得两事,一日驰骋,一日饮宴。”可见前人已注意到了此诗写作上追求典型、详略分明的特点。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名都:著名的都市,这里指洛阳。
  • 妖女:艳丽的女子。
  • 京洛:京都洛阳。
  • :同“值”,价值。千金:形容价格昂贵。
  • 被服:穿着的衣服。被,同“披”。:鲜艳。
  • 斗鸡:一种游戏,使公鸡相斗以决胜负。
  • 长楸(qiū):高大的梓树。古时道边常种梓树。
  • :敏捷地拿出。鸣镝(dí):响箭。
  • 上南山:到终南山去打猎。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 左挽因右发:左手挽弓,右手发箭。
  • 两禽连:指一箭射中两只禽兽。禽,鸟兽的总称。
  • 馀巧:还未施展完的射箭技巧。
  • 接飞鸢(yuān):射中飞翔的老鹰。接,迎射。鸢,鹰类猛禽。
  • 众工:众工匠或射手。:美,这里指技艺高超。
  • 平乐:平乐观,汉明帝时所建,在洛阳西门外。
  • 斗十千:一斗酒价值十千钱,极言酒美价高。
  • 脍(kuài)鲤:切成薄片的鲤鱼。臇(zuǎn)胎鰕(xiā):把小虾肉做成的羹。臇,把肉做成羹;胎鰕,有子的小虾。
  • 寒鳖:秋冬鳖肉肥,故称寒鳖。炙熊蹯(fán):烤熊的脚掌。
  • 鸣俦(chóu)啸匹侣:招呼同伴朋友。鸣、啸,呼唤。俦、匹侣,伴侣。
  • 列坐:依次而坐。:从头到尾。
  • 连翩:连续不断的样子。击踘(jū)壤:两种古代的游戏。击踘,类似现在的踢球;壤,一种木制玩具。
  • 光景:指太阳。

翻译

著名的都市里有众多艳丽的女子,京都洛阳更有许多侠义少年 。他们佩戴的宝剑价值千金,身着的服饰华丽鲜艳。在东郊的大道上斗鸡取乐,在种满长楸的道路上骑马飞驰。跑马还不到半程,两只野兔突然在眼前窜过。他们迅速拿起张弓搭响箭,快马加鞭追上南山坡。左手挽弓右手迅速放箭,一箭射出就连中双兽。还有很多射箭的技巧还没来得及展示,又仰身一箭射中了空中的飞鸟。围观的人都齐声赞叹,认为他们的技艺高超。游玩归来后在平乐观宴饮,美酒一斗便要价十千。还有切割精细的鲤鱼和鲜嫩小虾肉做的羹,清蒸的甲鱼,烤熊掌。他们招呼着同伴朋友,依次就座,筵席排得很长。大家一起玩击踘和玩壤的游戏,动作敏捷多变花样百出 。太阳迅速地向西南飞驰,时光无法挽留。最后大家像云彩一样散去回到各自城中的住所,第二天清晨又来到这里。

赏析

《名都篇》描绘了洛阳少年的奢侈游乐生活。开篇以“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点出地点和主要人物。接着通过对少年宝剑、服饰的描写,展现其奢华。斗鸡、走马、射猎的情节,着重刻画了少年的矫健和技艺高超,尽显其意气风发。宴会部分描写得极为铺陈,佳肴美酒,热闹欢乐,突出了他们生活的奢靡。游戏场景的描述使这些少年形象更加鲜活生动 。诗中“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以时光易逝的感慨,为全诗游乐的氛围埋下了一丝怅惘之情。整首诗一方面用华丽的词藻和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少年们的游乐场景,另一方面也隐约流露出对这种奢靡生活的微妙态度,诗风华丽而生动,尽显曹植诗歌的艺术特色。

曹植

曹植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63篇诗文

曹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