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悠悠远行客,去家千馀里。 出亦无所之,入亦无所止。 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悠悠:形容路途遥远、长久,也带有一种忧愁的情绪。
  • 千馀里:“ 馀”(yú),同“余”,表示一千多里。
  • :到、往的意思。
  • :停留的地方。
  • (yì):遮蔽、掩盖。
  • 悲风:凄厉的寒风,常象征悲伤、忧愁。

翻译

那漂泊远方的行人啊,离家已经一千多里地。出门去不知道该去往何处,回到住处也没有安心停留之所。那一片片浮云遮蔽了太阳的光辉,凄厉的寒风猛然间震撼大地刮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远行漂泊者的悲伤与迷茫。开篇 “悠悠远行客,去家千馀里” 直接点明远行者离家之远, “悠悠” 二字营造出一种漫长、渺茫的感觉 ,奠定了全诗忧愁的基调。“出亦无所之,入亦无所止” 进一步刻画了远行者精神上的漂泊无依,不管是出门还是返回,都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安稳的归处。“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 这两句借景抒情,浮云遮蔽日光暗示着生活前景不明,充满阴霾;而 “悲风动地起” ,狂风呼啸的画面给人强烈的震撼感,强化了远行者内心深处的孤独、悲凉与对未来的迷茫无措。整首诗语言质朴,但情感真挚深沉,短短六句,将远行客的漂泊境遇和悲伤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曹植

曹植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