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 泽国楼偶赋

湖光祗在阑干外,凭虚远迷三楚。旧柳犹青,平芜自碧,几度朝昏烟雨。天涯倦旅。爱小却游鞭,共挥谈麈。顿觉尘清,宦情高下等风絮。 芝山苍翠缥缈,黯然仙梦杳,吟思飞去。故国楼台,斜阳巷陌,回首白云何处。无心访古。对双塔栖鸦,半汀归鹭。立尽荷香,月明人笑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泽国:多水的地方,这里指湖泊水乡。
  • 三楚:古地区名,战国楚地疆域广阔,秦汉时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
  • 平芜:杂草繁茂的原野。
  • 谈麈(zhǔ):古人清谈时所执的拂尘。
  • 芝山:山名。
  • (yǎo):远得看不见踪影。

翻译

湖光只在栏杆外面,凭借虚空远远地迷离着三楚之地。旧有的柳树依然青翠,平坦的荒野自然碧绿,历经了几次朝朝暮暮的烟雨。在天涯漂泊已觉疲倦。喜爱稍作停留收起马鞭,共同挥动着谈麈。顿时觉得尘世清净,官场的情怀高低就如同风中的柳絮。 芝山苍翠遥远模糊,使人黯然的仙梦遥远,吟诗的思绪飘飞而去。故国的楼台,斜阳照着的街巷小路,回头看白云又在何处。没有心思去探寻古迹。面对着双塔栖息的乌鸦,半片水洲归来的白鹭。久久地站着直到荷花的香气散尽,明月下传来人们的欢声笑语。

赏析

这首词上片描绘了泽国楼外的湖光景色以及词人的羁旅情怀,通过对自然景象和自身情绪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下片则转向对故地的怀想和对当前景象的感触,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失落与超脱。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湖光、柳树、平芜、芝山、双塔、归鹭等,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展现出一幅优美而略带哀怨的画卷。整体风格清新典雅,情感表达含蓄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陈允平

陈允平,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词人。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出身官宦世家。其生卒年不详,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少从杨简学,德祐元年(1275)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元至元十五年(1278),以图谋恢复旧朝之嫌入狱。经同官袁洪营救得免。后被征,北赴大都。晚年隐居四明日湖。 著有诗集《西麓诗稿》一种、词集《西麓继周集》、《日湖渔唱》词二种,另有《蜩鸣集》,今佚。 ► 3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