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上尧夫先生兼寄伯淳正叔

· 张载
先生高卧洛城中,洛邑簪缨幸所同。 顾我成年清渭上,并游无侣又春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尧夫先生:即邵雍,字尧夫,北宋理学家、诗人 。
  • 伯淳:程颢,字伯淳,北宋理学家、教育家。
  • 正叔:程颐,字正叔,北宋理学家、教育家。
  • 簪缨:“簪”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缨”是帽带。簪缨常用来代指达官贵人。这里指当时洛阳聚集的众多贤才。
  • 顾我:回头看我,这里有想到我之意 。
  • 成年:常年。
  • 清渭上:渭水一带,张载曾在这一地区生活。

翻译

先生(邵雍)在洛阳城中闲适地安卧,洛阳城里贤才云集,实在是幸事。想起常年身处清渭一带的我,在这春风轻拂之时,想要结伴同游却没有伙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张载对邵雍以及程颢、程颐的思念与倾慕之情。诗开篇描绘邵雍在洛阳城的闲适状态,“高卧”一词凸显出邵雍悠然自在的生活姿态,也侧面展现出他超脱的心境。“洛邑簪缨幸所同”则提到洛阳因众多贤才相聚而充满活力与文化氛围,体现出作者对洛阳这处人文荟萃之地的欣羡。后两句转向自身,“顾我成年清渭上”,将自己在清渭的居处与洛阳形成空间对比,突出了自己所处环境的相对孤寂。“并游无侣又春风”,在美好的春风时节,却无人相伴游乐,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同时流露出对能与邵雍、二程等人一起同游、交流思想的渴望,情感真挚而细腻,语言质朴却富有感染力,在空间的转换和不同状态的对比中传递出深厚的情谊和复杂的心境 。

张载

张载

宋凤翔郿县人,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地。范仲淹劝读《中庸》,乃博览群书,而反求之六经。讲《易》京师,遇程颐兄弟,以为不及,于是撤坐辍讲,尽弃异学。登仁宗嘉祐二年进士。为云岩令。神宗熙宁初为崇文院校书。寻称疾屏居南山下,读书讲学。熙宁十年,以吕大防荐知太常礼院,以疾归,道卒。门人欲谥明诚,后定谥献。宁宗嘉定中赐谥明公。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讲学关中,传其学者称为关学。有《正蒙》、《易说》等。 ► 75篇诗文

张载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