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苗员外宿荐福常师房

浮生共多故,聚宿喜君同。 人息时闻磬,灯摇乍有风。 霜阶疑水际,夜木似山中。 一愿持如意,长来事远公。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生:指人生。古人认为人生虚浮不定,所以称“浮生”。
  • :变故、不如意之事 。
  • 磬(qìng):寺庙中使用的一种打击乐器,石制或玉制,僧人诵经时用。
  • :忽然。
  • 如意:一种象征吉祥的器物,头部形状如云或灵芝等, 柄微曲 ,供人赏玩 。
  • :侍奉。
  • 远公:东晋高僧慧远,这里借指常师 。

翻译

人生在世常常有许多不如意的变故,很高兴能和你相聚住宿在一起。人们休息之后,时不时能听到寺庙里传来的磬声,灯光晃动,忽然感觉有风吹来。铺满霜的台阶让人恍惚觉得身处水边,夜晚的树木好像置身深山之中。我一心希望手持如意,长久地来这里侍奉常师。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苗员外宿于荐福寺常师房时的所见所感。首联“浮生共多故,聚宿喜君同”直抒胸臆,表达了在人生种种变故下,能与友人相聚的欣喜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温馨的基调。颔联“人息时闻磬,灯摇乍有风”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写夜晚寺庙的清幽环境,通过“时闻磬”的细微和“灯摇有风”的灵动 ,营造出宁静又略带神秘的氛围。颈联“霜阶疑水际,夜木似山中”运用细腻的描写,将霜阶比作水际,夜木想象成山中之景,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清幽、静谧且颇具空灵意境的氛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尾联“一愿持如意,长来事远公”则表达了诗人对常师的倾慕以及想要长久在此修行,远离尘世烦恼的心愿,使得整首诗的禅意和情感达到了更深的层次。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幽淡雅,很好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心境以及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

司空曙

司空曙

司空曙,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韦辠节度剑南,辟致幕府。授洛阳主簿。未几,迁长林县丞。累官左拾遗。终水部郎中。其诗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诗风闲雅疏淡。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