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生:指人生。古人认为人生虚浮不定,所以称“浮生”。
- 故:变故、不如意之事 。
- 磬(qìng):寺庙中使用的一种打击乐器,石制或玉制,僧人诵经时用。
- 乍:忽然。
- 如意:一种象征吉祥的器物,头部形状如云或灵芝等, 柄微曲 ,供人赏玩 。
- 事:侍奉。
- 远公:东晋高僧慧远,这里借指常师 。
翻译
人生在世常常有许多不如意的变故,很高兴能和你相聚住宿在一起。人们休息之后,时不时能听到寺庙里传来的磬声,灯光晃动,忽然感觉有风吹来。铺满霜的台阶让人恍惚觉得身处水边,夜晚的树木好像置身深山之中。我一心希望手持如意,长久地来这里侍奉常师。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苗员外宿于荐福寺常师房时的所见所感。首联“浮生共多故,聚宿喜君同”直抒胸臆,表达了在人生种种变故下,能与友人相聚的欣喜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温馨的基调。颔联“人息时闻磬,灯摇乍有风”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写夜晚寺庙的清幽环境,通过“时闻磬”的细微和“灯摇有风”的灵动 ,营造出宁静又略带神秘的氛围。颈联“霜阶疑水际,夜木似山中”运用细腻的描写,将霜阶比作水际,夜木想象成山中之景,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清幽、静谧且颇具空灵意境的氛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尾联“一愿持如意,长来事远公”则表达了诗人对常师的倾慕以及想要长久在此修行,远离尘世烦恼的心愿,使得整首诗的禅意和情感达到了更深的层次。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幽淡雅,很好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心境以及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