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 涧底松 念寒俊也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沈沈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乐府:一种用新题来写时事的乐府诗。
  • :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指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长度。
  • :低下。
  • :工匠。
  • 度(duó):丈量。
  •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
  • 金张:指汉宣帝时的权贵金日磾(mì dī)和张安世。
  • 世禄:世代享受俸禄。
  • 原宪:春秋时孔子的弟子,贫困。
  • 牛衣:给牛御寒的覆盖物,这里借指贫困之人。
  • 貂蝉:古代达官贵人的帽饰,这里指代权贵。

翻译

有一棵百尺高周长有十围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部既寒冷又卑下。山涧幽深山势险峻人迹断绝,一直到老死都碰不到工匠来丈量它。天子明堂那里缺少梁木,这边有需要那边也有却互相不知道。谁能明白苍天这造物主的心意,只给它材质却不给它好的生长之地。金日磾和张安世世代享受俸禄,而原宪却很贫困,贫贱的如穿牛衣之人和显贵的如佩戴貂蝉之人。佩戴貂蝉之人与穿牛衣之人,地位高下虽然有很大差别。地位高的未必贤能,地位低的未必愚笨。你没看见深深的海底生长着珊瑚,清晰可见的是天上种着白榆。

赏析

这首诗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门的才俊,他们虽然有才华却因为生长环境的限制而难以被发现和重用。诗中指出权贵世代享受福禄,而贫寒之士却生活困苦,揭示了社会地位和财富分配的不合理。最后以海底珊瑚和天上白榆作比,暗示命运的不公和难以捉摸。诗人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批判和思考,体现出对寒俊的同情和对不公平现实的不满。同时,这首诗在语言表达上明白晓畅,用形象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