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书院

· 于鹄
茅屋住来久,山深不置门。 草生垂井口,花发接篱根。 入院将雏鸟,攀萝抱子猿。 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溪:地名,诗中指居住之地
  • 于鹄:唐代诗人
  • 茅屋:用茅草盖的房屋,这里指诗人居住之所
  • :设置,安装
  • 垂井口:垂落在井口
  • :开放
  • :靠近,挨着
  • 篱根:篱笆根部
  • 将雏鸟:带着雏鸟 ,“将”(jiāng)有带领的意思
  • 攀萝:攀爬着藤萝
  • 抱子猿:抱着小猿猴
  • 异人:不寻常的人,有奇特本领或见识的人
  • 桃源:即桃花源,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代指与世隔绝、风景优美、生活安乐的好地方

翻译

在这茅屋之中已经居住了很长时间,这里地处深山所以也无需设置房门。井口边长满了青草,那些盛开的花朵紧挨着篱笆的根部。有雏鸟跟着鸟妈妈进入院子里,小猿猴抱着母猿攀援着藤萝。曾经遇到奇特的人对我说,这里的风景就如同桃花源一般美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溪书院清幽自然、宁静祥和的独特景致。首联“茅屋住来久,山深不置门”,点明居住的长久以及环境的幽深,深山之中无需门防,体现出一种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颔联“草生垂井口,花发接篱根”,细腻地刻画了书院周边的自然景色,井口垂草、花绕篱根,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野趣的画面。颈联“入院将雏鸟,攀萝抱子猿”,通过描写将雏鸟和抱子猿的活动,更增添了这片天地的灵动与活泼,动物与人和谐共居,尽显自然的和谐美妙。尾联“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借异人之口,将此地比作桃花源,升华了境界,使南溪书院宛如世外桃源一般令人向往,表达出诗人对这样宁静美好的隐居生活的喜爱与享受 。整首诗用词质朴,意境却十分深远,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对这种纯美生活的深切情感。

于鹄

于鹄

唐人。工诗。初隐居汉阳,年三十犹未成名。代宗大历中,尝为诸府从事。有集。 ► 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