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三首 其三

· 王绩
昔岁衔王命,今秋独未旋。 节毛风落尽,衣袖雪沾鲜。 瀚海平连地,狼山峻入天。 何当携侍子,相逐拜甘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接受,奉。
  • 瀚海:原本指的是北方的大湖,后也指广大的戈壁沙漠。
  • 狼山:山名。
  • 甘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

翻译

往昔岁月曾接受君王使命,如今秋天唯独还未能回还。节旄上的毛发被风吹落尽,衣袖上的雪沾染得很鲜明。广阔的瀚海与大地平齐连接,高大峻峭的狼山高耸入天。什么时候能够带着侍从的孩子,一同前去朝拜甘泉宫。

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诗人久在边疆的情景与感慨。诗的前两句通过“昔岁”与“今秋”的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己仍未归的状态。接着通过节旄、衣袖上的景况进一步烘托出边疆环境的艰苦。“瀚海平连地,狼山峻入天”两句则以壮阔且略带萧瑟的画面,突出了边疆的广阔与壮美。结尾两句表达了对回归和朝拜的期盼,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思念。整体意境苍凉而豪迈,既有对边疆生活的描绘,也有内心情绪的抒发。

王绩

王绩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