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松阴之下长着半弓的草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翻开。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
注释
半弓:半弓之地,形容面积极小。弓,古时丈量地亩的器具,后为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1.6米。
掬:两手相合捧物。
序
此诗写作者闲适、慵倦的情绪。他想看书,却又懒得去翻开,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这儿以诗人的闲散无聊与儿童的天真烂漫相比较,一个“戏”字,一个“误”字起到相互映衬的作用,而情景宛然,含有无穷乐趣,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形象和自己偶然触发的兴会,在这两句中也得到生动的显示。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半弓苔:“弓”是旧时丈量地亩的器具和计算单位,一弓为五尺。“半弓苔”指的是面积较小的长满苔藓的地方。
- 掬(jū):两手捧(东西) 。
翻译
松树的树荫下有一架小小的长满青苔的地方,我偶尔想要翻开书本读书,却又懒懒地不想打开。我闲来无事,戏耍着用双手捧起一汪清泉洒在芭蕉叶上,那清脆的声响竟让远处玩耍的儿童误以为是下雨的声音,纷纷张望着赶来了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闲居的惬意画面,充满了生活情趣。首句“松阴一架半弓苔”,通过描写松树的树阴下一小片长满青苔的所在,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氛围。第二句“偶欲看书又懒开”,将诗人慵懒闲适的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展现出在这样的夏日午后,连读书这种平常之事都提不起兴致,透着一股悠然自得的慵懒气息。后两句“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是全诗的妙笔。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以洒清泉于蕉叶取乐,清泉洒落蕉叶之声,宛如雨声,天真的儿童信以为真。这一动态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活泼感,还巧妙地勾画出儿童天真烂漫的形象,从侧面反映出诗人此时生活的宁静以及内心的毫无拘束。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以细腻的笔触将夏日午后的慵懒与童趣活泼融合在一起,读来令人感到轻快愉悦 。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