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平生所经历的事情千头万绪,都像过眼云烟般的消失了。近来我的身体非常孱弱,就像入秋的蒲柳,过早地衰老了。如今,对于我来说,一天做点儿什么事儿最为适宜呢?那就是饮酒,游览,睡觉。
今后料理家计的重任就由你们承担了,到了官府催缴租税的期限,你们就及早交纳完毕;家中的出入收支,你们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妥善安排。我老头子也是要管一点儿事情的,那就是管竹,管山,管水。
注释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调名取自李太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调咏吴王、西施故事。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后阕字句作法与前阕相同。
「示儿曹,以家事付之」句:四卷本丙集作「以家事付儿曹示之」。
儿曹:指自家儿辈。
以家事付之:把家务事交代给自家儿辈。
云烟:宋·苏东坡《宝绘堂记》:「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蒲柳先衰: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蒲柳,蒲与柳入秋落叶较早,以喻人之身体孱弱、早衰。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句:言万事如云烟过眼,而自己也像入秋之蒲柳渐见衰老。
宜醉宜游宜睡:宋·陈去非《菩萨蛮·荷花》:「南轩面对芙蓉浦,宜风宜月还宜雨。」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句:谓自己如今最宜醉酒、游赏、睡眠。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句:向儿曹交代家事:及早催租纳税,妥善安排一家收入和支出。催科,官府催缴租税;了纳,向官府交纳完毕。
「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句:谓自己依然只管竹林、青山、绿水。乃翁,作者自谓。
序
此词上阕写作者晚年的身体状况及闲适的心境,下阕表示自己将不再掌管家事,今后要寄情山水,感受自然。全词反映了作者的退居生活和心境,表面上看是显示自然恬淡、看破红尘、超然物外的达观思想和风度,实际在词中激荡着未能为国家统一大业出力的压抑不平之气。
赏析
全词仅用一句将过去淡淡揭过,而以大量的篇幅写现在。说过去的事如烟云一样地过去了,说得多么的轻松,其实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辛稼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他出生时,他的家乡已沦陷于金人十二年。他十五岁时即接受祖父辛赞的委托,到当时金首都去刺探军事情报,以作恢复的准备。二十一岁就聚有义士二千余人,后投入义军耿京的部队,为耿京掌书记。就在他二十二岁时,代表耿京奉表南归。在他回山东复命时,途中得知叛徒张安国杀耿京以降金,义军云散了。辛稼轩立即驰赴海州,仅以数十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献俘行在,一时名震朝野。四十岁即已任至湖南安抚使。他一生为了恢复祖国的统一,屡建奇功。但也因为他毕生坚持抗战,所以也为主和派所不容。风风雨雨四十年,历尽诬罔屈辱之艰辛,然而他只用「云烟」二字,写得十分轻淡。其实这淡,正是未能忘情的压抑之浓。真的淡了,那就连这「云烟」二字都不用提了。「蒲柳」是谦词,说自己经不起衰老,但同样也是不满之辞。抗战的英雄为「蒲柳」,得意的投降派倒是什么长青之松柏了。可见其慨深厚。既不得用,那么还能干点什么——最好是醉、是游、是睡。这虽不无愤慨,但对老人倒也不失是一帖安心养性的良方。
下阕,他要儿子们在农事了了之后,及时完粮纳税。他虽以方帅而退居林下,丝毫不弄特权,教育子辈不忘国家,故嘱咐纳粮宜早。剩下的要量入为出,勤俭持家。题作「以家事付之」,这种嘱咐,足见稼轩之为人。嘱咐过了,事情有了交待,但作为「乃翁」还是要管点事的。那就管管花木,管管山水。
这阕词外表写得悠闲自得,然而读者却不能不感到它骨子里正激荡着未能为国家统一大业出力的压抑不平之气。对于一下子从火热的事业中退下来的这位老人来说,宜醉、宜游、宜睡的生活态度和管竹、管山、管水的生活情趣固然是可取的,然而,他那一颗激荡的心,却不能如此安顿。所以这种悠闲所掩饰的那一番几乎使他隐了一辈子的痛苦,更令人感动。
这是一个战士休闲时的心态,是以休闲而唱出不甘休闲的变调。身闲而志不闲,这才是处于静态的战士的本色。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重午日戏书 》 —— [ 宋 ] 辛弃疾
-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 [ 宋 ] 辛弃疾
- 《 菩萨蛮 · 双韵赋摘阮 》 —— [ 宋 ] 辛弃疾
- 《 美芹十论 · 守淮第五 》 —— [ 宋 ] 辛弃疾
- 《 贺新郎 · 赋水仙 》 —— [ 宋 ] 辛弃疾
- 《 鹧鸪天 · 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 》 —— [ 宋 ] 辛弃疾
- 《 千秋岁 · 金陵寿史帅致道,时有版築役 》 —— [ 宋 ] 辛弃疾
- 《 满江红 · 和卢国华 》 —— [ 宋 ]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