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清虚喜子瞻得常州

喜色侵淫动搢绅,俞音下报谪仙人。 惊回汝水间关梦,乞与江天自在春。 罨画初游冰欲泮,浣花何处月还新。 凉州不是人间曲,伫见君王按玉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清虚:不详具体所指何人。
  • 侵淫:渐进,这里指喜色逐渐弥漫开来 。
  • 搢绅(jìn shēn):亦作“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 俞音:帝王所发的允许臣下请求的诏令。
  • 谪仙人:原指贺知章对李白的称呼,这里指苏轼。
  • 间关:形容旅途艰辛辗转。
  • 罨(yǎn)画:色彩鲜明的绘画,这里用来形容风景美丽如同画图。
  • 泮(pàn) :融解。
  • 浣花 :浣花溪,在四川成都西郊,一名濯锦江,传说当年西施浣纱于此,因名。
  • 凉州:曲调名,即《凉州曲》,以边塞为题材的著名乐府诗。
  • 玉宸:宫殿名,借指帝王。

翻译

苏轼得常州的喜讯传来,喜悦之情慢慢感染了朝廷里的大臣们,皇帝恩准的诏书终于下达给那如谪仙般的苏轼。这消息惊破了他在汝水艰难辗转的梦境,从此他可以拥有江天自在的美好春景。当初初次游览那风景如画之地时,冰雪正开始消融,可如今那浣花溪边,不知那明月是否依然清新如旧。《凉州曲》这般美妙可不是人世间能有的曲子,不久后就能看到君王召见苏轼入朝任用。

赏析

这首诗开篇就营造出了喜悦的氛围,“喜色侵淫动搢绅”生动地写出整个朝廷都因苏轼得到朝廷任用消息而喜悦。将苏轼比作“谪仙人”,凸显出苏轼的非凡才情与飘逸气质。中间两联通过不同意象展开,“惊回汝水间关梦”回忆苏轼之前艰难的贬谪生活,而“乞与江天自在春”则展现其即将拥有自由自在生活的美好前景;“罨画初游冰欲泮”描绘出游之地美丽的景致,“浣花何处月还新”则以对浣花溪边明月的疑问,引发对过去时光的怀想,时空交错,画面感丰富。尾联“凉州不是人间曲,伫见君王按玉宸”别出心机,以《凉州曲》非人间可比,暗示苏轼之才非凡,表达了对苏轼被君王重新启用的期待之情。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苏轼命运转好的欣喜,又有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同时用典巧妙,意象优美,展现了黄庭坚高超的诗歌创作艺术。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