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人间花老,天涯春去,扬州别是风光。红药万株,佳名千种,天然浩态狂香。尊贵御衣黄。未便教西洛,独占花王。困倚东风,汉宫谁敢斗新妆。 年年高会维阳。看家夸绝艳,人诧奇芳。结蕊当屏,联葩就幄,红遮绿绕华堂。花百映交相。更秉菅观洧,幽意难忘。罢酒风亭,梦魂惊恐在仙乡。
拼音

所属合集

#芍药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红药: 也称芍药,一种花卉,花朵颜色多样。
  • 西洛: 指洛阳,古代著名的牡丹花都。
  • 御衣黄: 指皇家专用的黄色,此处形容花朵的色泽。
  • 维阳: 古地名,今湖北荆州一带,当时有盛产牡丹的美誉。
  • 结蕊: 花朵聚集在一起的样子。
  • 联葩: 开放的花朵连成一片。
  • 观洧: 洧水,古代的一条河流,这里借指观赏花事的胜地。
  • 风亭: 供人赏花或休息的亭子。

翻译

人间的花朵已经凋零,天涯之外春天已逝,扬州的景色却别有一番风情。成千上万株芍药,各具美名,它们自然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仿佛狂野的香氛。这些花朵的尊贵,犹如皇家的黄色,还未让洛阳的牡丹独占花魁。它们倚靠在春风中,似乎无人能与汉宫的新妆相媲美。

每年在维阳举行的盛会,家家户户以绝美的花朵争艳,人们惊叹其奇异的芬芳。花朵们如同屏风般簇拥,红绿交织,装饰着华美的厅堂。繁花盛开,更是在洧水边举行盛大的观赏活动,那份深藏的幽雅意趣让人难以忘怀。宴罢之后,在风亭中品茗赏花,梦中还留恋于这如仙乡般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扬州春天的独特风光,特别是繁花盛开的芍药,其艳丽和香气令人陶醉。作者通过对比洛阳的牡丹,赞美了扬州芍药的天然之美和独特地位。词中充满了对花事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在宴饮之余,词人借梦境表达了对仙境般的花事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