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缓声歌

羽人广宵宴,帐集瑶池东。 开霞泛彩霭,澄雾迎香风。 龙驾出黄苑,帝服起河宫。 九疑轥烟雨,三山驭螭鸿。 玉銮乃排月,瑶軷信凌空。 神行烛玄漠,帝旆委曾虹。 箫歌美嬴女,笙吹悦姬童。 琼浆且未洽,羽辔已腾空。 息凤曾城曲,灭景清都中。 隆佑集皇代,委祚溢华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羽人:古代汉族神话中的飞仙。
  • 宵宴:晚上的宴会。
  • 瑶池:古代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之地。
  • :彩色的云。
  • :云气。
  • 龙驾:皇帝的车驾。
  • 黄苑:可能指皇帝的苑囿。
  • 帝服:皇帝的服饰。
  • 河宫:可能指河中的宫殿。
  • 九疑(yí):山名。
  • (lìn):车轮辗过。
  • 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 (chī)鸿:螭龙和鸿雁。
  • 玉銮:车铃的美称。
  • 排月:推开月亮般行进。
  • 瑶軷(bá):古代祭路神的仪式。
  • 神行:如神仙般行走。
  • :照亮。
  • 玄漠:北方沙漠。
  • 帝旆(pèi):皇帝的旗帜。
  • :拖。
  • 曾虹:高空中的彩虹。
  • 箫歌:吹箫唱歌。
  • 嬴女:指秦穆公女弄玉。
  • 笙吹:吹奏笙。
  • 姬童:姬妾和僮仆。
  • 琼浆:美酒。
  • :和谐。
  • 羽辔:用鸟羽装饰的马缰绳。
  • 息凤:凤凰停息。
  • 曾城: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 灭景:隐藏身影。
  • 清都:神话中天帝居住的宫阙。

翻译

飞仙在广阔的夜晚举行宴会,帐篷聚集在瑶池的东边。打开云霞泛起彩色的云气,澄澈的雾气迎着芳香的风。皇帝的车驾驶出黄色的苑囿,皇帝穿上服饰从河宫出发。车驾在九疑山辗过烟雨,在三山驾驭着螭龙和鸿雁。玉銮如推开月亮般行进,瑶軷仪式表明凌空而行。神仙般行走照亮了北方沙漠,皇帝的旗帜拖过曾虹。吹箫歌唱美妙如同秦穆公女弄玉,吹奏笙取悦姬妾和僮仆。美酒还没尽享和谐,鸟羽装饰的马缰绳已经腾空而起。凤凰在曾城弯曲处停息,身影在清都中隐藏。隆盛的福佑聚集在这一朝代,福祉溢出华山和嵩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奇幻和神圣色彩的场景,以华丽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仙界和帝王的威严与奢华。诗中对宴会场景的描写细致入微,如“开霞泛彩霭,澄雾迎香风”等,生动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妙的氛围。关于神仙、宫廷和自然景象的描述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歌的浪漫和奇幻色彩。“龙驾”“帝服”等词语突出了帝王的尊贵,而与神话元素的结合更显其地位的超凡。整体意境宏阔,语言瑰丽,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沈约

沈约

南朝梁吴兴武康人,字休文,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璞子。幼遭家难,流寓孤贫,笃志好学,博通群籍,善属文。仕宋,为安西外兵参军。齐时,累迁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与萧衍、谢朓等同在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入梁,拥立萧衍(梁武帝)有功,为尚书仆射,迁尚书令,转左光禄大夫。历仕三代,自负高才,昧于荣利,颇累清谈。后触怒武帝,受谴,忧惧而卒。谥隐。擅诗赋,与谢朓等创“永明体”诗。提出“声韵八病”之说,有《宋书》,《齐记》、《梁武记》等,均佚。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 3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