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迴元观钟楼铭
注释
赏析
注释
- 桑门:同“沙门”,佛教指依照戒律出家修道的人。
- 巽维:东南方。
- 贪狼:这里指安禄山。
- 睢盱(suī xū):形容傲慢、放纵的样子。
- 豮豕(fén shǐ):去势的猪。
- 污潴(zhū):污水积聚之处。
- 肃明:宫殿名。
- 辇舆(niǎn yú):天子乘坐的车。
- 絙绋(gēng fú):粗绳索。
- 牎(chuāng):同“窗”。
- 絪缊(yīn yūn):形容云烟弥漫。
- 簨簴(sǔn jù):悬挂钟磬的架子。
- 铣(xiǎn):有光泽的金属。
- 于(yú):钟口两角之间。
- 拗(niù)然:倔强的样子。
- 寥(liáo)然:寂静、空虚的样子。
- 峰嶪(yè):形容山势高峻。
- 重世:累代;再世。
- 铄(shuò):熔化;消除。
翻译
《礼记》中的《乐记》说:钟声铿铿用来确立号令,号令用来确立横向的威严,说的是号令的发出,充满了气势。按照春秋的义理,有钟鼓就叫做征伐,是用声音来谴责其罪行。而佛教的僧侣,也称为信鼓,大概是用来警示守戒斋戒的勤勉或懒惰之心,以及按时进行朝礼的早暮时刻。所以即使在幽深的岩谷、精致的庐舍和安静的房间,根据其愿望和力量,无不设置。 京城万年县所设置的回元观,考查其地点在亲仁里的东南方。考证其时间,应当在至德元年的正月。在此之前天宝初年,玄宗皇帝开创修建豪华宅第,赏赐宠信给外族。没多久,安禄山贪婪放纵,像去势的猪一样冒犯唐室,已经被杀,将要成为污水积聚之地。肃宗皇帝说:这人是罪恶的,但这地方有何罪过。于是改为道宫,赐予谥号为回元,就塑造真容,用来占据正殿,即太一天尊的座位,是他的分身吧。 贞元十九年,规划成为名园,用来种植珍贵树木,下令将神像迁移到肃明殿。天子乘坐的车已经陈列,粗绳索将要牵引用力,拉车的牛胸部喘气而无法拉动,众人都吓得两股战栗相互对视。很快出现或紫或黑,不是烟不是云,在窗户之间蓬勃涌起,在台阶之上弥漫缭绕。主管的人惶恐,立即把情况上报。德宗皇帝很吃惊,立刻下诏恢复如旧。然而廊庑还没有建立,鼓钟还没有敲响,进来的人找不到门,游玩的人不知道方向。 大和初年,当今皇上用慈爱修养自身,用俭朴管理世事,永远追念圣祖玄元清静的教义,我应当率领天下去实行它。因此道门的威仪、麟德殿讲论大德、赐紫却玄表冲用希声,成为道门领袖,直言上疏请求加以尊崇修饰。第二天,宫内赏赐一口铜钟,不奢侈不俭省,有光泽又适中,而在钟带和钟体之间,完全没有标记。现在的人无法听闻;以后的人也无法知晓。大和四年夏天,有诏令女道士侯琼珎等在大明宫的玉晨观设坛传授符箓,于是用镇信的金帛刀镜的价值,加上朝中大官、外舍信士所施舍的,共七十万,在大殿前面稍偏东建造层楼。梁栋已经构建,悬挂钟磬的架子已经设置,集合大力气的人扛着钟而登上高悬之处。钟声像鲸鱼突然发出声音,发出的声音充满山谷。起初倔强地发怒,慢慢又变得寂静清幽。低沉潜伏的声音已经扬起,散逸超越的声音都被摒弃。最终山势高峻而振动,观台开阔而清朗。听到这钟声的人,睡着的会醒来,行走的会归来;贪婪淫逸从此衰退止息,昏沉醉酒因此苏醒觉悟。即使在三涂六趣之中,也会如同在汤火、 frost and cold 、手铐脚镣中得到解脱。钟的功德,能够思量吗。 我和威仪有累代的旧交情,听说他所建立的,高兴而撰写铭文。其文辞说: 钟凭借楼而发出声音,楼依托钟而流传名声。钟啊楼啊,相互依靠才得以成功。盘着的龙在旋转,蹲着的熊在平衡。成百上千的岁月,我知道它不会熔化不会倾斜。 观主是太清宫供奉赵冬阳;上座是韩谅;监斋是任太和;前上座是王辩超;大德是郭嘉真;道士是田令真;直岁是田令德。 开成元年四月二十日立。邵建和刻。
赏析
这首铭主要讲述了回元观以及观内铜钟的来历和意义。详细描述了从玄宗时期到后来各个阶段与回元观相关的事件。通过对钟声象征意义的阐述,强调了其对世人的警示和教化作用。文中还描述了铜钟的建立过程及其对人们的影响,如让众人从贪淫昏醉中醒悟等。最后以对钟楼和铜钟的赞美及相关人物介绍结尾。整体语言典雅庄重,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生动地展现了回元观在当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宗教和文化的重视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