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志赋
注释
- 悒悒(yì yì):忧愁郁闷的样子。
- 坎轲(kǎn kē):即坎坷,指道路高低不平,比喻不得志。
- 孤嫠(gū lí):孤儿寡妇。
- 青紫:古代公卿服饰,借指高官显爵。
- 迳(jìng):同“径”,直接。
- 骋骛(chěng wù):奔走趋赴。
- 舒舒:迟缓的样子。
- 戾(lì):到。
- 洵(xún)美:确实美好。
- 洿浊(wū zhuó):污浊。
翻译
我心中忧愁郁闷无法排解啊,独自长久思索而声声长叹;难道是早饭没吃饱啊,还是冬天的皮衣不完整?往昔我刚懂事时啊,实在是道路坎坷而艰难;正当岁月不能再回返时,跟随伯父往南方迁。跨越长江那惊人的波涛啊,经过那广阔无边的洞庭湖;到达曲江才停息啊,又翻过了南纪山那连绵的山岭。可叹那日月能有多少啊,带着孤儿寡妇向北回转;碰上中原多事之乱啊,只好到江南去谋取生活。开始专心于讲论学习啊,并非认为古训不值得用心;窥探前代先贤的超逸足迹啊,高远地独特探索寻觅;已经知晓了道路又急速前行啊,谁知自己的力量不能胜任。考察古人所佩的啊,审视当世风俗所穿的;忽然忘了自身的不成才啊,还以为高官显爵可以获取;自知之明的人才是明智的啊,所以我才会如此困惑。选择吉日我向西行啊,也已来到京城;君王的门不能直接进入啊,就去参加有司的考试。唯有那名利聚集的都城啊,是众人争相前往的地方;竞相趁着时势去依附权势啊,纷纷变化难以推究;保持愚钝的纯粹而安静自处啊,将和那些人不同适宜。想要奔走而去从事政事啊,回头看初心却又觉得不是。早上奔走于书籍树林中啊,晚上飞翔在文艺园苑里;的确是想退一步来谋取前进啊,却逐渐靠近而越来越远。悲哀那白天不能与我谋划啊,至今十年还是如当初一样!难道不能在一科中题名啊,却未曾弥补我的缺漏。前进既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啊,后退就将隐居而困居;走出京城东门啊,感慨我的行径如此缓慢。时常登高回望啊,涕泪交加而下;到达洛阳而怅然远望啊,姑且浮游而犹豫不决。借助大龟来观察征兆啊,寻求幽僻忠贞之人的居处。甘愿潜伏而到老死去啊,不彰显自己的名誉。若不是夫子确实美好啊,我为何来到浚都?小人怀有恩惠啊,还知道献出自己最愚笨的;我本来就不同于牛马啊,岂能只满足于喝水吃草?在门庭下默默守候啊,整年都安乐快活。有时乘机得以晋升啊,脸上露出欢悦高兴的神色;仰仗崇高品德而安于穷困啊,又有什么忠心不能献出?往昔我约束我的内心啊,谁说没有施予就没有收获?痛恨那些贪婪奸佞的污浊啊,说我自己是先劳作而后才享受。惩戒这志向未能修持啊,喜爱这句话不可忘记;心情惆怅而迷失自我啊,内心没有归宿而茫然。如果不能在内心得到如此啊,和不吃饭却高飞有什么区别?守关虽然低贱简陋啊,却有着放纵心志而意气昂扬。伊尹在田间快乐啊,哪里把富贵看得重要?担心誓言不坚固啊,这才自我申诉而写成文章。过去的不可再返回啊,希望未来今天还可期待。
赏析
韩愈的这篇《复志赋》以抒发自己的志向与情感为主要内容。文中表现了他对人生艰难坎坷、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无奈,既有对过去经历的回顾,如南迁就食等,也有对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叹息和迷茫。同时,他在名利之途与坚守自我之间纠结,体现出内心的矛盾。他意识到要保持自知之明,懂得自我约束,“嫉贪佞之洿浊”,又为自己未能达成目标而感到失落和惆怅。整体上,此赋情感深沉复杂,展现了韩愈在特定时期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语言表达丰富且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