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释
这首词作者题署不一,《全唐五代词》依邵长光辑录《南唐二主词》稿本列入李煜词,唐圭璋《南唐二主词汇笺》依此说。
数:清刻本《诗人玉屑》中作“千”。茎(jīng):量词。用于长条形的东西。这里是根的意思。唐代薛逢《长安夜雨》中有:“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诗句。
生涯:人的一生所经历的种种状况。语出《庄子·养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后引申为生命、人生。青:《万首唐人绝句》中作“春”。青山,郁郁葱葱的山岭,也指归隐之处。
空林:詹安泰《李璟李煜词》、《南唐二主词汇笺》等本中均作“空山”。空林,指人烟罕至,幽深的山林。相待:等待,相等。
野路:《万首唐人绝句》、《东坡题跋》、《诗话总龟》前六卷中均作“古路”。野路,村野间的田间小路。自还:《万首唐人绝句》、《东坡题跋》、《诗话总龟》前六卷中均作“独还”。自还,独自行走。
序
《开元乐·心事数茎白发》是五代词人李煜创作的一首词。
赏析
这首词从词意看,当是李煜中、后期的作品。词中主要是写作者对身世际遇的叹惋和抑郁情怀。开篇以“心事”点破词题,心烦而意乱,抑郁而多愁,忧思以感恨,这一切“心事”正是“数茎白发”得以产生的原因。“数茎”不是实言,而是虚言,是写作者发现白发时的心情和震惊。“心事”由“生涯”而来。一生经历难回首,前路也无望,正如“青山”起伏,山路坎坷,登山艰难,以“青山”喻“生涯”,生动贴切,以“生涯”见“心事”,明白透彻。山上“空林有雪”是写景,也是造境,其中寄寓的是凄伤孤冷的心情,“相待”二字渗透出作者对前路的畏惧和无望。不敢前行,自当折回,“野路无人自还”,作者似乎在作画,描摹的是一个雪野荒径中的独行者形象,其实这也正是作者生活和心境的真实写照,“自还”与’相待”对应,是孤独,是冷寂,但更多的是无奈,是因无望、绝望而生的自伤自泣和抑郁低迷。
全词以画境衬出心境,手法委婉但愁情挚烈,于气氛的渲染中烘托出作者孤寂冷清、坎坷无望的身世遭遇,直白而明晰,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开元乐:词牌名。
- 心事:心里的事,心中所思。
- 生涯:生活、人生经历。
- 空林:空荡寂静的树林。
翻译
心中的诸多心事,如今都化作了数根白发;一生的生活与追求,不过就是那一片静谧的青山。空旷寂静的树林中,皑皑白雪似在静静等待着我;野外的小路不见行人踪迹,我独自悠然归来。
赏析
这首词短短二十四个字,却饱含了无尽的意蕴与幽思。开篇“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以鲜明对比的方式,将内心复杂纠结的心事具象化为几根白发,感慨岁月流逝之下内心的压力与沧桑;而一生的生涯却指向一片青山,表现出对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青山”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恬淡境界。后两句“空林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营造出一种极度清幽孤寂的氛围,“空林”和“野路无人”描绘出环境的空寂,而“有雪相待”更是赋予雪以人的情感,仿佛雪静静等待着词人,有一种人与大自然相知相惜之感,“自还”则流露出一种悠然、洒脱的生活态度,显示出词人在这种静谧的自然中找到精神的归宿,整首词弥漫着一种遗世独立、闲适淡然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对自然生活的沉醉。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 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