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邂逅帖》又称《江上帖》,9行,58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纸本,30.3*30.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为苏轼行至金陵写给世交杜孟坚的书信,散淡,俊逸,刚正,高洁,乃东坡传世墨宝之绝响。
尺牍即书信,中国传统文人极重信札之书艺,尤以魏晋人为最。苏轼崇尚晋韵,也倾心于此。岳珂《宝真斋法书赞》曾述苏轼若对所书信札不满意,会再写一遍,可见其用心。苏轼的尺牍书艺赢得了后人的赞许,王履道认为“至于尺牍狎书,姿态横生,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萧散容与,霏霏如甘雨之霖,森竦掩映,熠熠如从月之星,纡徐宛转,缅缅如萦茧之丝,恐学者所未至也。”苏轼名札甚多,如《致季常尺牍》、《治平帖》、《宝月帖》、《啜茶帖》、《久留帖》、《屏事帖》、《作书帖》、《京酒帖》、《渡海帖》、《假寐帖》、《尊文帖》等等。
此帖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端庄圆润,但不做作,笔法精严,但不拘束,作者的学问才气发于笔端,与书札的萧散风格相吻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邂逅(xiè hòu):指不期而遇或者偶然相遇。
- 俯仰: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 世契:累世的缘分。
- 令弟:对对方弟弟的尊称。
翻译
苏轼启。在江上偶然相遇,转眼间已经过去八年了,心怀对累世缘分的敬仰,感慨惆怅不已。收到你的书信,也知道你日常生活美好。你的弟弟和爱子,各自想必都健康幸福。我除了当面无法一一表达,他人回来很匆忙就不细说了。苏轼再次拜见知县朝奉阁下。四月二十八日。
赏析
这篇短文虽简短,却蕴含着苏轼对过去邂逅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牵挂之情。其中“邂逅”一词点明了与友人相遇的特殊性,“俯仰八年”则强烈地表现出时光飞逝之感。简短的文字中,充分体现了苏轼对友人及友人亲属的关心问候,言辞恳切,情感真挚,虽然只是日常的往来书信,却能让人感受到苏轼重情重义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