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石室饭僧诗
迎旭凌绝嶝,映泫归溆浦。
钻燧断山木,掩岸墐石户。
结架非丹甍,藉田资宿莽。
同游息心客,暧然若可睹。
清霄扬浮烟,空林响法鼓。
忘怀狎鸥鯈,摄生驯兕虎。
望岭眷灵鹫,延心念净土。
若乘四等观,永拔三界苦。
拼音
名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迎旭:迎接朝阳。
- 绝嶝(dèng):极为陡峭的山岭。
- 映泫:在水中闪烁的样子。
- 溆浦(xù pǔ):水边。
- 钻燧(suì):钻木取火。
- 墐(jìn):用泥涂塞。
- 丹甍(méng):红色的屋脊,指华丽的房屋。
- 宿莽:一种野草。
- 暧然:温暖、柔和的样子。
- 鸥鯈(ōu tiáo):鸥鸟和鲦鱼。
- 兕(sì):古代一种像牛的兽。
翻译
迎着朝阳登上险峻的山岭,波光闪烁中回到水边。 钻木取火截断山上的树木,用泥土涂塞遮掩住石屋的门户。 搭建的房屋并非华丽的建筑,依靠着田地长满了野草。 一同游玩的静心之客,显得温暖柔和仿佛可以亲眼目睹。 清朗的天空中飘起浮动的烟雾,空旷的树林里响起诵经的法鼓。 忘却一切与鸥鸟鲦鱼亲近,调养身心使兕虎变得温顺。 望着山岭眷恋灵鹫山,伸展心念向往清净的佛土。 倘若凭借四等观的智慧,就能永远超脱三界的苦难。
赏析
这首诗是谢灵运的一首山水诗,同时也蕴含了他对佛教的思考和感悟。
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自己迎着朝阳登山,归来时看到水光闪烁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接着,描述了山中的生活,包括钻木取火、掩户等细节,体现出一种朴素的生活状态。诗中提到的房屋简陋,田地长满野草,也反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
“同游息心客,暧然若可睹”一句,表现了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游玩,内心宁静的感受。后面的“清霄扬浮烟,空林响法鼓”,营造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氛围,烟雾缭绕的天空和回荡着法鼓的树林,增添了宗教的神秘色彩。
“忘怀狎鸥鯈,摄生驯兕虎”表达了诗人希望忘却世俗烦恼,达到内心平静的愿望,甚至能够调养身心,使凶猛的动物也变得温顺。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灵鹫山和净土的向往,认为通过佛教的智慧可以超脱三界的苦难。
整首诗将山水景色与佛教思想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宗教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