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从弟惠连

寝瘵谢人徒,灭迹入云峯。 岩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 永绝赏心望,长怀莫与同。 末路值令弟,开颜披心胸。 心胸既云披,意得咸在斯。 凌涧寻我室,散帙问所知。 夕虑晓月流,朝忌曛日驰。 悟对无厌歇,聚散成分离。 分离别西川,回景归东山。 别时悲已甚,别后情更延。 倾想迟嘉音,果枉济江篇。 辛勤风波事,款曲洲渚言。 洲渚既淹时,风波子行迟, 务协华京想,讵存空谷期。 傥若果归言,共陶暮暮时。 暮春虽未交,仲春善游遨。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鸣嘤已悦豫,幽居犹郁陶。 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寝瘵(zhài):卧病。瘵,病。 :辞谢。 人徒:指世俗之人。
  • 灭迹:隐藏行迹。 云峯:云雾缭绕的山峰。
  • 岩壑:山岩沟壑。 寓耳目:指耳目寄托于山水之间。
  • 欢爱:指好友。 音容:声音容貌。
  • 赏心:心意欢愉。
  • 末路:晚年。 :遇到。 令弟:称对方弟弟的敬词,这里指谢惠连。
  • 开颜:露出笑容。 披心胸:敞开胸怀。
  • 凌涧:渡过山涧。 散帙(zhì):打开书卷。
  • 夕虑:晚上担心。 晓月流:月亮落下。 朝忌:早晨担心。 曛日驰:太阳很快过去。
  • 悟对:相对交谈。 厌歇:厌倦、停止。
  • 回景:返回。景,日光,这里指代时间。 东山:谢灵运的隐居之地。
  • 倾想:倾心想念。 :等待。 嘉音:好消息,指谢惠连的书信。
  • :屈尊,这里是承蒙的意思。 济江篇:指谢惠连过长江时写给他的诗篇。
  • 款曲:衷情。 洲渚:水中的小洲。
  • 淹时:滞留。
  • 务协:希望符合。 华京:京都建康(今南京)。
  • 讵存:岂存。 空谷期:隐居的约定。
  • 傥若:倘若。 果归言:实现归来的诺言。
  • :乐。
  • 未交:还没到。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 游遨:出游。
  • 红萼:红色的花萼。 紫苞:紫色的花苞。
  • 鸣嘤:鸟儿叫声。 悦豫:愉悦。 幽居:隐居。 郁陶:忧愁烦闷。
  • 梦寐:做梦。 :等待。 :解除。 吝与劳:忧愁与操劳 。

翻译

我卧病已久而辞谢了世俗之人,隐匿行踪遁入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将耳目寄托于山岩沟壑之间,和亲朋好友已隔断了音容笑貌。永远断绝了心意欢愉的期望,长久地怀念却无人能与我同享。晚年之时幸遇贤德令弟,使我展露出笑容并敞开心胸。心胸既然已经敞开,所有的心意都在此。你渡过山涧来寻我的住室,打开书卷探讨我所知晓的学问。晚上担心月亮落下,早晨忧惧太阳飞驰而过。相对交谈欢愉从不厌烦,相聚之后还是难免分离。我们在西川分别,我回到东山的住处。分别之时悲伤已至极,分别之后思念之情更加绵延。满心思念期待你的佳音,果然承蒙你寄来渡江的诗篇。你为我辛勤书写途中风波之事,还情意恳切地讲着在洲渚停留时的种种。在洲渚已经滞留很多时候,因风波不停你行程缓慢。希望你的志向符合在京都的期望,怎能只记挂我们隐居的约定。倘若你真的实现归来的诺言,我们将一起尽情享受黄昏时光。暮春时节还未到,仲春之时最适宜出游。山桃已开满红色的花萼,野蕨也渐渐长出紫色的花苞。鸟儿欢快的叫声已让人心悦,可我幽居此地内心仍烦闷忧愁。日思夜想盼望着你的归舟,盼它解除我的忧虑和辛劳 。

赏析

这首诗是谢灵运酬答堂弟谢惠连之作。开篇写自己卧病隐居,与外界隔绝,内心孤寂。随后笔锋一转,写到与谢惠连的相遇,此人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慰藉,展现出兄弟间相处的欢乐时光,一同探讨学问,共度美好时光。

然而好景不长,面临分离时,诗人悲痛万分,别后的思念绵绵不绝。收到谢惠连的诗篇后,又深切关心对方旅途艰辛。诗中对时光流逝的担忧、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感慨等复杂情感交织在一起。

诗中还描绘了暮春、仲春时节美好的自然景色,山桃野蕨生机勃勃,鸟声悦耳,以乐景衬哀情,更加突出诗人幽居时的郁闷心情。全诗情感真挚深沉,从隐居的孤独、相聚的欢乐到分别的悲伤和期待重逢的渴望,层层递进,刻画入微,体现了谢灵运诗歌善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色 。

谢灵运

谢灵运

谢灵运,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出身陈郡谢氏,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曾出任大司马行军参军、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终于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时年四十九岁。 ► 1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