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弱子辞
奈何兮弱子,邈弃尔兮丘林。
还眺兮坟瘗,草莽莽兮木森森。
伊邃世之遐胄,逮祖考之永延。
咨吾家之不嗣,羌一适之未甄。
仰崇堂之遗构,若无津而涉川。
叶落永离,覆水不收。
赤子何辜,罪我之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邈(miǎo):遥远。
- 坟瘗(yì):埋葬死者的地方。
- 邃(suì)世:久远之世。
- 遐胄(zhòu):远代子孙。
- 祖考:祖先。
- 永延:永远延续。
- 不嗣:没有子嗣延续。
- 羌:句首发语词。
- 甄(zhēn):实现。
翻译
无可奈何啊我的幼子,远远地被抛弃在丘林之中。回头眺望那埋葬你的地方,杂草丛生啊树木森森。你本是久远世代的远代子孙,一直延续到祖先。叹我家没有后嗣,一次合适的延续都没能实现。仰望那高高的旧屋,就如同没有渡口却要渡河。叶子飘落永远分离,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幼子有什么罪过,这罪过都是我的原因。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潘岳对早夭幼子的悲痛与哀伤。诗中用“奈何”“邈弃”等词语直接抒发无奈与痛苦。“还眺兮坟瘗,草莽莽兮木森森”烘托出凄凉的氛围和孤独。强调家族传承的希望落空,凸显内心的失落与自责。用“叶落永离”“覆水不收”等形象比喻,更深刻地展现出与幼子永别的悲伤以及无法挽回的无奈。整体情感真挚深沉,令人动容。

潘岳
西晋时期文学家,“太康文学”的主要代表。字安仁,又称潘安。祖籍荥阳郡中牟县(今属河南),祖父潘瑾,曾官安平太守,其父潘茈,做过琅琊太守。潘岳少年时就被乡里称为神童,二十多岁就名声大振。初为河阳令、转怀县令,历任太子舍人、长安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史书记载他“性轻躁”,热衷于官场趋炎附势,与豪门石崇谄事权贵贾谧,为谧“二十四友”之首,为世人所讥。公元300年(永康元年)赵王司马伦的亲信孙秀污蔑潘岳和石崇等参与淮南王、齐王作乱,因此被诛,并夷三族。诗赋都很有名。其代表作《悼亡诗》三首,为纪念亡妻所作,情意深厚真挚;赋也多有名篇,造句工整,用典浅近,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明人张簿辑有《潘黄门集》传世。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