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目帖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拼音

注释

扬雄:一作“杨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读作(xǐng),查看、审阅。
  • 足下:古代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
  • 别疏:书信,指对方的来信。
  • 彼土:他乡,此处指蜀地。
  • 山川诸奇:各种奇特的山水景致。
  • 扬雄:西汉文学家,蜀人,著有《蜀都赋》。
  • 左太冲:即左思,西晋文学家,著有《三都赋》,描绘了洛阳、蜀都、吴会三地的风貌。
  • 备悉:详细知晓,全面了解。
  • 益令:更加使得。
  • 游目:放眼观赏,游览欣赏。
  • 意足:满足心情,心灵愉悦。
  • 果当:确实应当。
  • :迎接,指一同出游。
  • 少人:人数不多,轻便出行。
  • 迟此期:等待这个约定的时间。
  • 真以日为岁:形容时间过得极其缓慢,如度日如年。
  • 镇彼土:长期驻守在那里。
  • 动理:变动的道理,此处指离开的意思。
  • :攀登。
  • 汶领:汶水的源头,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
  • 峨眉:四川著名的山峰,与汶领并提,象征蜀地美景。
  • :返回。
  • 实不朽之盛事:确实是永载史册的大事。

翻译

我看了您的来信,了解到蜀地有许多奇异的山水景色。扬雄的《蜀都赋》和左思的《三都赋》虽然描绘过蜀都,但似乎并未完全详尽。那里的奇妙之处更让人想要去饱览,让目光所及皆能感到满足。如果能得到您的邀请,我会尽量简单些随行,到时再告诉您具体时间,现在这样的等待感觉像是过了好几年。想象您一直镇守在那里,想必没有离开的理由。我真希望能趁您在蜀地的时候,一起攀登汶水源头和峨眉山,这可是永垂不朽的好事。只是这么一说,我的心思已经飞到了那里。

赏析

这封信件体现了王羲之对蜀地风光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他通过引用前人的作品,表达了对蜀地山川的独特见解,认为那里有待探索的更多奇妙之处。同时,他表达了期待与友人共游的愿望,体现出友情的深厚。信中“真以日为岁”的表达,生动地传达出他对相聚时刻的渴望,使得整封信充满情感色彩。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原籍山东琅琊(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会稽(绍兴),写下《兰亭集序》,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 90篇诗文

王羲之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