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注释
《韶》:舜时古乐曲名。
赏析
《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三月不知肉味:《史记》作“学之三月”,谓在学时不知肉味。或说:当以闻韶三月为句。此三月中常闻韶乐,故不知肉味。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孔子本好乐,闻韶乐而深美之,至于三月不知肉味,则其好之至矣。于是而叹曰:“不图为乐之移人有至此。”或说:斯字指齐,谓不图韶乐之至于齐。
今按:本章多曲解。一谓一旦偶闻美乐,何至三月不知肉味。二谓《大学》云:“心不在焉,食而不知其味。”岂圣人亦不能正心?三谓圣人之心应能不凝滞于物,岂有三月常滞在乐之理。乃多生曲解。不知此乃圣人一种艺术心情。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此亦一种艺术心情。艺术心情与道德心情交流合一,乃是圣人境界之高。读书当先就本文平直解之,再徐求其深义。不贵牵他说,逞曲解。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 336篇诗文
孔子的其他作品
- 《 论语 · 先进篇 · 第九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述而篇 · 第二十九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八佾篇 · 第二十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十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乡党篇 · 第十七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尧曰篇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乡党篇 · 第二十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先进篇 · 第六章 》 —— [ 周 ] 孔子
相关推荐
- 《 论语 · 乡党篇 · 第二十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述而篇 · 第三十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述而篇 · 第三十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先进篇 · 第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先进篇 · 第十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公冶长篇 · 第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乡党篇 · 第八章 》 —— [ 周 ]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