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第二十七

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恩不忍诲,义不忍割,去事之后,未然之明镜也。
拼音

所属合集

#廉政篇

译文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是东汉太常丁鸿在写给汉和帝奏疏中的话。微:细小,指事物的开端。末:指事物的终结。意思是说,禁止事情于开端时容易,抢救事情于终结时困难。这句话告诫我们,小节易制,大错难救,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形成、发展、终止的过程,从事情的量变开始阶段就入手矫正,才不会酿成不可救药的质变后果来。

注释

据《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记载,丁鸿是东汉时期的名儒,对经书极为通晓。当时东汉和帝继承皇位,但朝政大权把持在窦太后手中。同时窦太后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臣,独揽国家军政大权。丁鸿对窦太后的专权十分不满,决心为国家除掉这一隐患。几年后,天上发生日食。丁鸿就借此上书皇帝,认为这是个不祥的征兆,指出窦氏的专横跋扈对国家造成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状况。汉和帝于是撤掉窦宪的官职,窦氏兄弟们也被逼自杀。在给和帝的奏疏中,丁鸿还说:“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劝说皇帝整顿国政,在事态萌芽时就加以防止,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成语“防微杜渐”即源于此。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
  • 干云蔽日:形容树木高大繁茂,可以冲云霄遮太阳。干(gān):冲上。
  • 葱青:郁郁葱葱的青色。

翻译

那冲毁山崖破坏岩石的大水,是从涓涓细流开始的;那冲上云霄遮蔽太阳的大树,是从郁郁葱葱的青嫩状态发展起来的。在事情的开端加以禁止就容易,在事情的末尾去挽救就困难,人们没有不忽视细微之处,而导致出现大问题的。恩情上不忍教诲,道义上不忍割舍,等到事情过后,就成为没有发生时的明镜了。

赏析

这段文字富有哲理和警示意义。它强调了事物都是从微小之处发展起来的,所以要防微杜渐,在开始时就重视和处理,而不是等到问题变大了才去解决,那样就会很困难。同时也指出人们往往会因为情感上的不忍而忽视一些问题的早期处理,到事后才意识到当初应该有所行动。这段话提醒人们要有远见和洞察力,及早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关注和解决,具有深刻的思考价值。

范晔

范晔

南朝宋顺阳人,字蔚宗。范泰子。少好学,善文章,能隶书,晓音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初为彭城王刘义康冠军参军。后为檀道济司马,随军北征,迁尚书吏部郎。文帝元嘉九年,触犯义康,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取诸家而作《后汉书》。十七年,义康以专权被黜,晔迁左卫将军,官至太子詹事。二十二年末,因涉及孔熙先等欲迎立义康事,被杀。狱中作《与诸甥侄书》,述所撰《后汉书》意旨。 ► 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