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赏析
他说:“凡菱笋、鱼虾,从水中采得,过半个时辰,则色味俱变;其为菱笋、鱼虾之形质,依然尚在,而其天则已失矣。谚云:‘死蛟龙,不若活老鼠。’可悟作诗文之旨。”在袁枚看来,好诗就像刚从水中采收、打捞上来的菱笋、鱼虾,仍保持食物原有的鲜味,充满着新鲜灵动之感;恶诗则像死蛟龙,虽然形式、样貌俱在,但徒具一副骨架,毫无滋味可言。所以说“死蛟龙,不若活老鼠”。文中的“其天则已失”指的就是“色味俱变”之后的了无生气,表明袁枚写诗作文倡导“鲜”“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无特别需要注释的词语。
翻译
凡是菱角、竹笋、鱼、虾等,从水中采获后,经过半个时辰,那么颜色和味道都会改变;它们作为菱角、竹笋、鱼、虾的外形质地,依然还在,但是它们的天然特性却已经失去了。谚语说:“死了的蛟龙,不如活着的老鼠。”
赏析
这段话以生动的语言说明了新鲜对于一些事物的重要性。水中采集的物品一旦时间稍长就会变质,即便形态还在,但本质已变。用“死蛟龙,不若活老鼠”这句谚语来加强这种表达,形象地突出了鲜活的价值。虽简洁但道理深刻,给人以启迪。

袁枚
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