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玉莲亭
注释
- 葑(fēng):菰根,即茭白根。
- 喧阗(xuān tián):喧哗,热闹。
翻译
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时,政事清平,诉讼简单。贫困的百姓有犯法的,就让他在西湖边种几株树;富裕的人有赎罪的,就命他在西湖开垦几亩茭白田。历任多年,湖中的茭白田都被开拓完了,树木也已成荫。白居易常在这个地方,带着歌伎看山,寻花问柳。居民设了他的像来祭祀他。有个亭子临近湖岸,种了很多青莲,以此来象征白居易的洁白。向右转弯向北,是缆舟亭,楼船密集,高大的柳树和长长的堤岸。游人到这里买船进入湖中的,喧闹得如同集市。往东去是玉凫园,湖水的一角,处在偏僻的城边,船只很少到达。居住在西湖边的人,想要躲避喧嚣繁杂,没有比这里更合适的地方了。园中有楼,靠着窗户向南望去,沙边湖水明亮,常常能看到几百只野鸭在波浪中心出没,这景色极其幽静美妙。 白居易的《玉莲亭》诗: 湖面上春天到来如同图画一般,杂乱的山峰围绕着平坦铺展的湖水。 青松在山的表面排列着千层翠绿,月光照亮在波浪中心如同一颗珍珠。 绿色的毯子上绿色的麦头早早抽出,青色的绫罗裙带展示着新长出的菖蒲。 不能抛下杭州离开,一半是因为留恋这个湖。 在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刚刚平静云脚低垂。 几处早来的黄莺争相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在啄着春泥。 杂乱的花朵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野草才刚刚能没过马蹄。 最喜爱湖东走也走不够,在绿杨树的阴影里就是白沙堤。
赏析
这段文字生动描绘了白居易治理杭州时的情形,以及西湖周边的景色和氛围。他的治理方式颇具新意,既让犯法和赎罪之人有所为,又为西湖增添了景致。西湖边的亭子和诸多景观各具特色,向人们展现了其优美和繁盛。诗中对西湖春天景色的描写十分细腻美妙,从山峰、湖水到青松、明月,再到麦亩、菖蒲,全方位地展现了西湖的美景,以及那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关于孤山寺、贾亭周边景色的描写,更是将自然的美妙和生活气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白居易对西湖景色的钟爱和留恋,也展现出西湖的魅力之大。

张岱
张岱的其他作品
- 《 陶庵梦忆 · 卷五 · 治沅堂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二 · 表胜庵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二 · 西湖西路 · 青莲山房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一 · 报恩塔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六 · 烟雨楼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南高峰 》 —— [ 明 ] 张岱
- 《 蝶恋花 为祁世培作 远隔新晴 其十三 隔浦菱歌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六 · 天童寺僧 》 —— [ 明 ] 张岱
相关推荐
- 《 钱塘湖春行 》 —— [ 唐 ] 白居易
- 《 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九溪十八涧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南高峰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火德庙 》 —— [ 明 ] 张岱
- 《 杭州 》 —— [ 宋 ] 谢驿
- 《 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紫阳庵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三 · 西湖中路 · 秦楼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三 · 西湖中路 · 片石居 》 —— [ 明 ] 张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