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

十里明湖一叶舟,城南烟月水西楼。几许秋容娇欲流,隔着垂杨柳。 远山明净眉尖瘦,闲云飘忽罗纹皱。天末凉风送早秋,秋花点点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湖:清澈明亮的湖泊。
  • 一叶舟:形容湖上孤零零的小船。
  • 城南:城市南部地区。
  • 烟月:形容朦胧的月色和轻雾。
  • 水西楼:建在湖边或河边的西向楼阁。
  • 几许:大约,几分。
  • 秋容:秋天的景色。
  • 娇欲流:美丽得仿佛要流淌出来。
  • 垂杨柳:河边垂挂的柳树。
  • 眉尖瘦:形容远山如女子细长的眉毛,清秀而略显孤单。
  • 罗纹皱:比喻悠闲的云彩像布满皱纹的丝绸。
  • 天末:天边,远处。
  • 凉风送早秋:微凉的风预示着初秋的到来。
  • 秋花点点头:象征着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回应秋意。

翻译

在十里开阔的明湖上,有一叶小舟独自漂泊,城南的月色与水边的西楼相互映照。秋天的美景娇艳欲滴,如同流动的画卷,被垂杨柳轻轻遮掩。

远处的山峦清晰,如女子的纤细眉毛般秀丽而孤独,悠闲的云朵像丝绸上的皱褶,给天空增添了几分诗意。微凉的秋风从天边吹来,宣告着早秋的到来,连那些秋花也似乎在点头应和这季节的变换。

赏析

李叔同的这首《早秋》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初秋画卷。诗中以"一叶舟"、"垂杨柳"等意象,展现出湖光山色的静谧之美,"秋容娇欲流"则生动地传达出秋天色彩的丰富和韵味。远山、闲云的描绘更显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情感寄托。"天末凉风送早秋"和"秋花点点头"则寓情于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季节更替的喜悦。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叔同

李叔同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