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俞仲渊寄诗见怀次韵

· 方回
客囊单乏去途悠,欲诣高人未有由。 如许江山明霁雪,与谁诗酒共危楼。 忽惊天外来双鲤,自笑人间寄一鸥。 舟滞楫胶肯予相,官河冰解即乘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客囊: 行旅中的包裹或行李。
  • 单乏: 贫困匮乏。
  • 去途悠: 长途旅行路途遥远。
  • 高人: 指道德学问高超的人。
  • 霁雪: 雪后放晴。
  • 危楼: 高楼,这里指赏雪的好地方。
  • 双鲤: 古代书信常用鲤鱼形木板夹带,象征书信。
  • 一鸥: 自比为鸥鸟,寓意自由自在。
  • 舟滞: 船只停滞不前。
  • 楫胶: 桨被冻住。
  • 官河: 官府管理的河流。
  • 冰解: 冰块融化。

翻译

旅途困顿,行李简陋,漫漫长路无处投奔高人。 眼前万里江山在雪后显得格外明亮,又有谁能和我在高楼共品诗酒呢? 忽然惊喜地收到远方友人的书信,如同天外来客,自己却像一只鸥鸟般在人间漂泊。 船儿因冰冻而停滞,但只要河道解冻,我便立刻乘流而去。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朝诗人方回在雪中收到朋友俞仲渊寄来的诗作后所作的回应。诗中表达了作者身处困境但仍渴望与高雅之士交流的情感。首句描绘了作者孤身一人、行李简陋的行旅艰辛,次句则借景抒情,感叹无人共赏雪中美景和诗酒之乐。收到书信的惊喜和自比鸥鸟,流露出作者对自由精神的向往。最后两句写出了生活的期待,即使当前舟楫受阻,但春天来临,官河解冻,他仍有信心继续前行。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