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宴游

日晦随蓂荚,春情著杏花。 解绅宜就水,张幕会连沙。 歌管风轻度,池台日半斜。 更看金谷骑,争向石崇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晦日:古代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为晦日。
  • 蓂荚(míng jiá):一种传说中的瑞草,据说每月初一从下往上长出一片荚来,月半长满十五片,从十六日开始,又从上往下落去一片荚,到月底落完。这里以蓂荚表示日期,言晦日时蓂荚只剩下最后一片(象征月末日)。
  • :附着,这里指春情体现于杏花之上。
  • 解绅:把系官服的带子解下来,意谓不拘于官场礼节,放松身心。
  • 张幕:张开帷幕,指搭起宴会用的帐篷。
  • 金谷:指西晋石崇的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石崇常在这里宴请宾客。

翻译

晦日这一天,时光随着蓂荚走到月末,浓浓的春情都倾注在盛开的杏花之上。此时不妨解下衣带尽情地亲水游乐,张开帷幕摆下宴席,连那沙滩也成了宴会的一部分。轻柔的微风中,悠扬的歌乐声缓缓飘来,池台亭榭在不知不觉间便迎来了半斜的夕阳。更有许多人骑着马纷纷赶向金谷园,争着前往石崇家那般风雅之地赴宴游玩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晦日宴游的欢快场景。首联通过“蓂荚”点明日期,“杏花”带出春情,奠定了全诗轻松愉悦的基调,把晦日与春日美景有机结合。颔联描写众人解下绅带、就水张幕的举动,展现出不拘礼节、尽情享受自然的洒脱姿态,体现了宴游时的自在随意。颈联“歌管风轻度,池台日半斜”,视听结合,细腻地描绘了微风中歌乐声的悠扬和夕阳下池台的光影变化,营造出一种优雅闲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宴游过程中的惬意美好。尾联以“金谷骑”“争向石崇家”的热闹画面收束,用古代著名的奢华宴游之地金谷园和石崇家作比,暗示此次宴游的风雅与欢乐如同古时盛事,诗人虽未直接描述宴会上的种种细节,却通过场景描写,多角度地呈现出晦日宴游时的欢乐、祥和氛围,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享受。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感染力。

杜审言

杜审言

杜审言,字必简,唐朝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迁居河南巩县,官修文馆直学士。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 ► 43篇诗文